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人音版第四册第六课歌曲《采山》说课稿

作者:巫亚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2-13 字体:

人音版第四册第六课歌曲《采山》说课稿  

石练小学 巫亚萍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第四册第六课歌曲《采山》。  

一、 说教材  

设计意图  

采山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与他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了小伙伴们一起采山的情境,通过律动、游戏等方式,学习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节奏,并为歌曲配上二声部的音响,从而逐步解决歌曲学唱中的难点,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民歌风创作的歌曲,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清新、别致。歌曲的旋律大跳和级进音程的交替进行,节奏鲜明、紧凑,在各乐句中变换着节奏的运用,配合着旋律音程的起伏,使歌曲具有朝气并富有动力感,配上生动形象的歌词,极易为儿童接受和喜爱。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去采山的愉快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时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的感受,连梦中都要笑出声来。这首歌的词曲结合紧密,形象生动,能深深打动每一个演唱它的人,是一首适合儿童学唱的好歌。  

二、 目标确定及分析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歌曲学唱,学会用歌声表达情感、表现音乐,体会“采山”劳动带来的快乐。  

2、在音乐情境中学会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为歌曲配上引子、尾声和音响并尝试创作改编部分歌词。  

3、在律动、节奏游戏等活动中认识、感受、体验十六分音符。  

三、重难点的分析  

一节课能否成功我觉得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尤为重要,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美的音乐情境中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轻快、短促、有弹性的声音加上律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合作演绎歌曲第一段。  

三、说教法  

随着中小学艺术的发展,律动教学越来越被学校的领导 和 老师们所重视,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率的学会歌曲,表现好歌曲,我们应该采用各种手段和教学法进行,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真的在音乐课上动起来,唱起来,根据的本课的内容,在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多媒体画面的结合,创设音乐情境,营造音乐学习的氛围,采用启发、谈话和讨论等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通过感受、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点教学环节;  

1、 创设情景,趣味练声  

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多媒体做详细介绍:  

环节一:听着听着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进教室,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环节二:入山  

1、 我在入山的时候创设一个趣味发声练习向大山问好,(C-F调)  

我会这样说:我们跟随小导游来到了山谷中,让我们跟大山问声好吧。  

2/4 5 - 3 3   

哎 ! 大 好!  

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也达到发声训练的目的。  

(二)快活的脚步声(节奏模仿游戏)  

师:我们快活地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小脚丫踩出了快乐的节奏,听:  

节奏1、出示XXXX  X 0学生模仿。(出示节奏卡片)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的节奏感特别的强,那我先来考考大家。我拍一条节奏,看谁能模仿出来:   

这种节奏类型,老师先来拍一下,然后请学生模仿。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我还能为这个节奏填词(老师边拍节奏边读词):"采呀采蘑 0"你会吗?会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颗星星! (给学生1分钟的思考时间)  

生:举手发言:"摘呀摘桃  0","摘呀摘苹  0".  

2X. X X X | X X X |  

跳 过 水 坑 往前 走  

【设计意图】两条节奏模仿游戏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为最后完整地演绎歌曲做铺垫。  

  

环节三:采山  

1、 采蘑菇  

我在多媒体的蘑菇上出示6661 20 3331 20   

62 216 56 5 ︱两条旋律  

我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蘑菇园,这么多的大蘑菇,我们快把它们采回家吧。  

2、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歌词学唱  

边唱边做采蘑菇的动作,强调动作时的强弱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游戏,学习掌握十六分节奏,并充分体验二四拍的强弱规律,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中掌握知识,同时对歌曲学唱难点的解决,也为进一步学好歌曲做铺垫。  

3学唱歌曲《采山》  

我是这样讲述的:(加上老师教学过程中说的话)  

1、播放音乐我我边做动作边范唱,让学生完整地听音乐时感受舞蹈的律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得到强烈的冲击,完整地感受到歌曲的内容与意境,  

2再是学唱曲谱,因为前面入山和采山都已初步为这里打下基础,所以我会多让学生自主唱一唱。  

3、学生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时为了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我设计边做动作念歌词,学生一句一句的模仿。  

4、跟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5、歌曲演唱指导  

有感情地再读歌词,体会第三、四乐句和第五、六乐句在情绪表达上的不同,唱出第三、四乐句的“断”和第五、六乐句的“连”  

6、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7、边唱边做舞蹈动作(律动),这里是本节课的难点,有了前面打下的基础后,再播放音乐完整地演绎歌曲感受采山的乐趣就水到渠成了。  

8、尝试创作改编部分歌词(有时间的情况下进行扩展)  

在歌唱和律动一起学习时,我适当的降低了歌曲学唱的难度,只学唱第一段歌词,通过赏、唱、演、编等多种形式充分感受歌曲,律动教学不是为了加花而做做动作,而是为了辅助学生能更有效的学好歌,唱好歌。教学过程应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逐步加深对歌曲的感受与表现。  

环节四:别山  

前后呼应的设计,为课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唱起歌、跳起舞,带着本堂课的收获离开教室。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