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小学数学毕业班总复习教学

作者:叶冬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6-24 字体:

  

  

  

 

【摘 要 】: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知识的系统化过程 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复习课中,学生常 感到枯燥、无味 ,甚至抵触的情绪,因此只有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复习、放手实践等方法,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真正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得到梳理,解答实际问题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激发兴趣 分层复习 沟通联系 培养能力   

小学数学 进入 总复习阶段, 随着复习的深入这时数学概念多,题型多,加上 学生自 学过, 往往出现学生感觉乏味,无意思,不想听课,甚至产生抵触学习的情绪。这其实也不能怪学生,这不总复习就好比是回锅肉,吃多了,哪能不腻呢?因此如何让学生对总复习这盘回锅肉感到不腻,本人 认为从以下几点 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复习课教学枯燥,更需要教师调节课堂气氛,以形成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复习目标,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复习题,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由趣而学,在积极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回忆已学过的知识。 复习“数的整除” 教学时,这课时,针对概念多,学生容易混淆,且练习缺乏新颖,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你们也很快就要毕业了,我想和同学们以后长久保持联系, 你们愿意吗 ?你们 要老师的哪些联系方式 呢? 学生们就非常踊跃地说有: 电话号码 QQ号 Email 等。 电话号码可以吗? 现在 老师 告诉你们,老师 的手机号码是11位数:ABCDEFGHIJK ,出示:A是 最小的一位数 B 最小的 数加1 C 、K是 能被2整除的最大一位数 D 小的合数加1, E 、I是 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多1,F既不是合数也不素数,而G是 最小的 合数,H、 J 则是 最小 的素数, 你知道老师的手机号码吗?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搜索已学知识,都想尽快知道老师的电话号码。有的学生甚至打起了电话,想验证一下自己做得对不对。 一分钟不到全班学生基本都写对了这个手机号码。再让学生他 家的电话号码或你的QQ号写成编码,请你的同学猜一猜。 通过 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破译编码中,复习了数的整除有关概念,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因材施教即分层复习,使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总复习期间,数学教学追求“千人一面”——每人都达到优等生的水平,这不仅否定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一部分中等生厌学,差生不学的现象。这样的教学现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即分层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实施分层复习,首先给学生进行分层,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将学生分为“优”(A层)、“中”(B层)、差(C)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将他们进行合理分组,编排座位。每4人一组(即一般以A层1人,B层2人,C层1人)前后桌就座更为恰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让学生明白分组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要自已努力,就可进入高一层次。每一次测验都会对学生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已的情况参加高一层小组的学习。让他们在模糊状态下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愉悦发展。再次,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有层次,它应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复习应用题“永新面粉厂小时可以磨面粉吨。照这样计算, 5 小时可磨面粉多少吨?”对C层学生只要求做一种方法就可以了,对B层学生则要求至少用两种方法做,A层学生要求把所有方法都做出来。在练习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使他们体会到自已行,从而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把握反馈的信息,作个别辅导。   

通过因材施教即分层复习,既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又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理解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系统,构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小学数学总复习的过程,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归纳、综合,形成一个知识的结构系统,这个结构系统反映在脑中,数学知识不是无序的堆积,而是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十分紧密的。 复习用不同知识解答应用题时, 如题: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种松树和柏树共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 多少棵? 通过 题中“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这个信息你 想到什么? 学生立即得到 :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比是4:1;柏树的棵数是松树的 1/4 这时,我们就可以问: 你能用哪些方法解这道题呢?试一试。学生中出现 ,用 方程 方法: X+4X=120 和倍 方法: 120÷(4+1) 分数 方法: 120÷ 4/5 ;按比例分配方法: 120× 4/(1+4)还有用 比例 方法的: X:120=4:(1+4) 。在学生得出这些方法后,让学生 讨论这些解法之间联系 ,再让学生说说 你喜欢哪种方法 沟通了除法与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在解题时才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对知识融洽贯通,运用自如。   

四、放手实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题 :根据 浙江 省物价局《关于居民用电试行峰电谷分时电价的通知》精神,淮安市在清河区试点实施居民分时电价,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1)居民分时电价峰谷时段划分,高峰时段:8:00-2 2 :00,低谷时段:2 2 :00-次日8:00。(2)居民分时电价标准:高峰时段电价:0.55元/千瓦时,低谷时段电价:0.30元/千瓦时.(3)执行时间:申请确认后换成分时电表即可执行,换表费用由供电部门承担。赵老师家今年一二月份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共用电66千瓦时,比按照原电价标准(0.52元/千瓦时)节省了10.02元。请问: 老师家今年一二月份高峰时段用电多少千瓦时?问题解决后,请学生结合自家实际情况想一想:你家使用分时电价合算,还是使用原电价合算?实践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放手实践,因为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使单调的数学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体会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在总复习过程中, 要通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复习、放手实践等方法,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真正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得到梳理,解答实际问题能力切实得到提升,这样 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只能这样,学生才能在这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享受这盘美味的“回锅肉”。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
4、《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