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计算错误成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叶丽花 文章来源:遂昌县云峰镇马头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5-10 字体:

摘要:计算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更是大为下降。常听到老师这样抱怨,说他不会吧,倒也不是,说他会吧,又屡改屡错。这些客观存在的错误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一、错误成因分析:  

1、符号看错  

2+4=8 2-2=1 24*5=100  

这些错误出现在中高年级,学生在计算时感知比较笼统粗糙,对相似的数据或符号常常感知失真,造成差错,加号看成乘号,减法当除法,24*5看成25*4,而导致错误。  

2、数位对错  

174+9=1074 82-5=32  

计算时没有注意把数位对齐,采用了多位数口算方法,从高位算起而导致错误。  

3、进退位错误  

90-75=25 29+25=44 210-22=288192  

主要原因是忘了进退位,有的是不会进退位。  

4、试商错误  

49/9=41......4  

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出现的较多,让他判断商是几位数,会的,可计算以后却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觉得很奇怪,看了他的竖式才发现,第一次试商小了,余数13,没改商,就把13除以9,商14  

5、运算负迁移错误  

34X12=10230*80=240  

可能学生受加法负迁移的干扰而出现的半乘半加的错误,错在乘数十位的134相乘的积与各位对齐了,很显然学生对算理不明了。  

6、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的错误。  

525/5=15 240/6=4  

除到哪一位不够除要商0,忘记了0要占位。  

7、运算顺序错误  

26-9+12=4 42/6X7=1  

两级运算中的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混淆成在同级运算中先算加法再算减法,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8、心理错觉  

96-96/8=0 1000/125*8=1  

这里主要是受四则运算中某些数据的特点和运算符号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如相同数相减得0125*8=1000,这些在学生记忆中占优势,于是运算顺序就成了弱势,导致计算错误。  

9、计算技巧运用不熟练错误  

99*23=99+1*23=2300  

学生对分解—凑百—合并的表象模糊,头脑中想象不出凑百的具体过程,因而错误。  

二、对策与措施  

以上出现的计算错误,是由学生的计算心态、计算习惯、计算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为克服学生的计算措施,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四则运算意义的启蒙教学  

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即加、减、乘、除的起始课,从数学知识层面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建立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概念。四则运算的起始课要把四则运算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喜欢的具体情景中,强化运算意义的教学。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先由学生实物操作,逐渐过度到表象操作,在上升到算式运算即符号操作。  

比如二上的认识除法,教学着重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出发运算的意义,把总数分成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具体事例和活动情境先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后,会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进而引入除法运算,引出算式,体会除法的意义。初步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除号的意义。  

2、加强算理算法的教学  

学生理解了算理,掌握算法,才能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要让学生探索竖式中用乘数十位的数去乘,积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30*80,学生计算时知道把3*8=24,再添两个0,为什么要添20,学生能说出来,才能说会了。又如商中间及末尾有0的除法也一样,要让学生探索商中间或末尾为什么有0。明白了算理,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减少错误。  

3、抓好低年级的口算基础。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对提升计算速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口算内容,一、二年级的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7+8=13是一年级进位加法的错误,它会牵动退位减法,多位数加减乘除的计算错误。9*4=32是二年级乘法口诀理解的错误,它会牵动有关乘除法的计算错误。所以提高计算能力,低年级的口算基础是关键。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估算是计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强弱。所以教师要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单纯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方法,而应当通过估算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如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并养成这个习惯。8241/42,商不可能是两位数;231+416,和应是600多。通过估算,让学生感觉到估算的必要性。  

5、灵活运用运算定律,探求合理的算法。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灵活、合理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前面提到的99*23,通过凑百把99分解成100-1,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审题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他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同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字迹端正清楚,计算仔细。  

作为教师还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地减少计算错误,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  

学生作业错题  

数学教学参考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