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阅读考级活动中的喜与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1-05 字体:

阅读考级活动中的喜与忧  

   

[摘要]阅读考级活动是我校结合自身的实际,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而编写、实施的一项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不少,思考多多,本文就我班在开展阅读考级活动过程中的一些得与失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阅读考级 喜忧 方法 能力   

   

众所周知,课外阅读是形成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既能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外,巩固知识的吸收,促进学生的词汇的习得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成文化的积累,弥补教材课文内容有限的不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就小学阶段来说,背诵优秀诗文篇目就要达到160篇,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以上  

在完成课标的要求上,我们存在着自身藏书贫乏,藏书品种单一,学生阅读积极性低,选择读物上易错位等诸多困难。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是不容乐观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组织了阅读考级活动,使用的校本教材是《阅读考级手册》。这本手册是教导处根据《课标》要求,为了抓住学生读书的黄金年龄,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而编写的。主要包括:实施办法、各级必背古诗篇目、各级课外阅读篇目、阅读考核申请卡和附录五个部分。《阅读考级手册》中罗列的古诗主要是以绝句(四句)为主,共收录135首,分为五个等级。今年依据县教研室提出的要求,更好的落实考级活动,将135首精简为70-80首,降低难度,强化落实。每一级都有对应的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在背完该级古诗,阅读量达到一定要求后,就可以向考级小组提出申请,进行考核,学校再进行抽查,对合格者发给等级证书。各班级的语文老师必须根据本班的情况将这一活动具体地落实下去。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有得有失,下面就我在开展过程中的喜和忧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仅作抛砖引玉。  

阅读考级活动中的喜  

一、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我任教的是三年级,我们班的学生看课外书的热情不高,分析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他们家里的书少,学校的书也少,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难以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学生能背诵的古诗也不多,而且由于平时也没强化记忆,甚至连仅会的那几首古诗也很容易忘记。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背诵更多的古诗词,结合我校的阅读考级活动,我和学生一起罗列出了一个学期必背的20首古诗和本学期必看书目。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我给学生安排的阅读时间是每天午饭后到上课前30至40分钟左右,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阅读30分钟。在这段时间中教师与学生共读,原本希望能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再抽点时间交流读书收获,但由于学校藏书较少,不可能大家共读一本书。所以我只是和学生一同坐在教室内看书,做摘记,同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一些指导和监控。  

为了学生更好的阅读,结合《阅读考级手册》我对每个星期、每个月的阅读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划分出了相应的达标等级。在每个月的月底进行一次成果展示,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使学生兴趣倍增。我还经常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励学生多读书,比一比谁读的书多,谁摘抄的精彩片段多,谁会背的古诗多,谁写的读后感多……把这些通过墙上公告栏上统计表的评比台显示出来,让进步看得见,掀起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同时,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我会在每周进行抽查,为他们的读书情况打上等级,评出阅读之星,给优秀的学生发喜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班级的阅读氛围浓厚,学生读书的热情高涨,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和优秀的篇章段落。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水平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所以,我认为要改变学生“阅读能力特别弱”的现状,还要努力帮助他们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阅读作品如果把握阅读的规律,采用正确的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我校为了更有效地开展阅读考级活动,除了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外,特别开设了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阅读指导课,主要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的。为此,我在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上,先教给学生怎么判断精彩、优秀作品的方法;教他们如何找出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然后教给他们边读边思,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一些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法、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等边读边做注解。要求他们把优秀的作品精心读;一般的作品快速读;精彩的段落反复读;一般的语段跳着读。鼓励他们在阅读时摘抄一些描写生动的、富于哲理的、幽默诙谐的精美词句和写下自己的所想所悟,这不仅是记忆积累的过程,更是欣赏积累、感悟内化的过程。学校为了更好的监控和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特下发了一张读书记录卡(包括好词、好句和读后感三个部分),从而指导学生更有效的阅读。从学生上交的阅读卡中,发现不少的学生都能非常认真、自觉地去读书,摘抄的好词好句都非常的精彩,写下的读后感也耐人寻味。  

阅读指导课每周只有一节,怎样运用好这节课,非常重要。为了帮助学生扩大信息量和阅读面,进一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让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形成相互介绍自己最近阅读的读物;读报刊中的书评,欣赏别人的思想火花;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美文段朗诵给同伴听的良好氛围。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之间得到了沟通,能相互学习借鉴好的阅读方法。  

阅读考级活动本身富有很强的挑战性,它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考级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看到学生正逐步养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也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热情,阅读能力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我们语文老师的感触尤其深刻,不仅能在学生上交的日记和作文本上找到了他们阅读的痕迹,还能在课堂教学和单元测试中看到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平时学过的,看过的好词好句,马上就能被运用到他们的文章之中。如就有同学这样描写雨后的家乡“乳白色的浓雾把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遮住了。”“那座山的上半部分好像被浓雾给活吞了似的,完全看不见。”还有学生在描写元宵节的时候这样描写道“那是一条金色的龙。身上的鳞片是用闪闪发光的纸做的,在明亮的灯光下闪烁着。”这不仅让我看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让我感受到学生阅读热情的高涨,阅读兴趣浓厚,学生的读书习惯也得到了规范,这些都让我们感到欣喜万分,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  

阅读考级活动中的忧  

整个活动在让我们欢喜的同时,带给我们更多的却是“忧”。  

一、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书籍  

这些年在多方的帮助下,学校的藏书虽丰富了很多,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农村小学没有书店,学生家长对学生阅读课外书又不够重视,学生在离校的时间中基本上都是在田间或电视机前度过的,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使得在家中的阅读效果很不好。在实施的过程中那些每级推荐的书目,大部分学生不能达到要求。在学生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思考怎样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校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书籍,确保孩子的阅读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生的阅读过程很难监控  

这点是令我们感到最头疼的事。学校下发的读书摘记卡,对学生的阅读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能让部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保证阅读。但也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非常偷懒,都以一种应付的心态对待。在阅读时,通常只是为了寻找好词、好句而读书,写读后感也只是自己的一些肤浅的感受而已,如:我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这里的春天实在是太美了。我真想去海边游玩啊!根本就没有认真地去阅读,只是针对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发表了一下看法。在对学生进行考级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注重结果。过程的监管,对于中低段的学生来说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我们没有制定出具体细致的实施措施,学生在监管的过程中无据可依,更加大了过程监管的难度。如果只靠老师,那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教学和班级管理上的很多事情需要老师去处理,然后老师不可能时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过程。  

因此,为班级制定一份阅读考级活动的具体详细的实施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干部队伍,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运作,真正的让阅读活动在班级中开展起来。  

三、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我们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只是通过看学生在看书的时间里是不是坐在位置上看书,看了什么书,书中大致讲了什么,有哪些好词好句,作为他们阅读的依据,但这些并不能非常全面地体现出他们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对他们的活动过程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及时地作出评价,这样才能激励他们更积极的参与活动。为此,在制定过程性监管措施时可以加进一些奖惩措施,以奖为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怎样让阅读之星和优秀读书摘记的评选更具体细致,除了经常交流读书摘记,开展阅读展示活动外,我们还能采取哪些更好更有效的方法?  

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上文提到的问题,我们在今后还要研究如何更加有效的监控学生的阅读,包括双休日他们在家中的阅读情况,怎样使他们将所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学习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怎样更好地使用读书摘记卡并使它成为他们阅读活动的指南针。  

针对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研究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此外,我们教师对这一活动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更多的是在应付教学上的工作。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而言根本就没有机会参加阅读考级活动,他们大多数时间都在补习课内的知识。怎样让后进的学生也参加到阅读活动中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在操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难题,但阅读考级活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大家进一步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阅读考级手册》200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资料》2002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0  

《精读指导举隅.1948  

《略读指导举隅》(与朱自清合著)1946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