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 转变新思想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活动设计 教师品质 认识
【摘要】在《科学》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下,在教学一线的实践和学习培训中,我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和转变。经过反思和总结,归纳为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对科学课的重新认识、对科学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对科学教师品质的重新认识、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对高效科学课堂的认识、对活动设计的认识。
【正文】
小学《自然》改为《科学》不仅只是简单的课程名称更改,也是培养目标的新发展,《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将引领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着眼学生大发展,着眼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必须从理论到实践认真把握。自科学课走进农村小学并接手教学科学以来,一路的摸滚带爬虽有些收获,但仍存在很多的遗憾和不足。幸好参加过县级、市级的几次培训,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和认识。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科学课的重新认识
用专家的话说就是:“科学课教人如何做事,如何科学做事”。如果把教学目标比喻成泥鳅的话,那么科学课堂就好比是“捉泥鳅”,捉到哪些泥鳅呢?那就是:能让学生保持对科学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获取基本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具有正确认识科学的态度;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中发现的乐趣;能让学生活动丰富的科学事实表象。
三、对科学课堂教学的重新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
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
四、对科学教师品质的重新认识
做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许比做语文教师、数学教师、英语教师都要难很多。它需要老师具备以下品质:要温柔可亲、风趣幽默、活泼可爱、善于沟通、知识渊;要有一颗童心、爱心、耐心;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成为一个探究者,要肯投入,要是多面手,要学会带着孩子“玩”,要学会装傻,要时刻关注孩子。
五、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识
1、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迷 课堂组织——乱 教材处理—-浅 安全卫生——险
教学内容——紧 学生活动——少 教师角色—-单 课堂语言—-平
导入俗套——慢 实验器材——缺
2、教师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的熏陶下,我们科学教师接触了科学课的新课标和新理念,也在课堂上尝试着运用这些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多多少少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忽视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整理;过分强调让学生动手,忽视了动手同时还要动脑;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准,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应是平等的首席。
六、对高效科学课堂的认识
曾经观摩过许多优秀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可以说是节节有特色、有亮点,不但教师的课上的很轻松,学生也学的很愉快,真正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后来将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一节高效的科学课需要具备三个标准:既每个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具体一节课里达到厚积知识、破疑解难、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让学生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三个“量”:既信息量、思维量、活动量;三个“动”:既形动、心动、神动。
七、对活动设计的认识
科学课中涉及的实验活动可以说很频繁,活动设计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扑捉到什么信息。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们教师要考虑到追求活动的意义、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要考虑活动的层次和递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
【参考文献】
◆ 名师陈建秋讲座:小学科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当前课堂常见问题和对策》
◆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 《科学课》杂志2008.12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