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 要: 叶圣陶《语文教学十二韵》有云: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自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是中小学时代形成的一些语文学习技能和习惯。前人说“幼学如漆”就是这个道理。小时候学会了游泳,即使事隔几年,甚至十几年,一旦落水,你会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还会游泳!小时候会背的课文也一样,一旦需用,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因此,小时候养成的语文技能和习惯,刻骨铭心,习以为常,可以终身受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
说起习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良好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著名语言学家 吕叔湘 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举凡一切语文行为,包括识字(正音、释义、辨形)、写字、遣词、造句、使用字典词典、读书、听话、说话、作文等等,都有一个由掌握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受益人。
一、反复抓,抓反复
习惯是一种不会忘记的东西,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关注平常,关注每一次,显得特别的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决不是件容易的事,往往需要反复进行训练。在这方面, 于漪 老师提出的“教师要精心、耐心、有恒心”,是值得借鉴的。 于 老师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好,我常常效仿之。比如学生同是字写得马虎、歪斜,就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簿本放的角度,眼睛和簿本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高有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有短,比如书写格式,有时交代了好多遍有的学生还是记不住,但我从不急噪,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指导。一入学,孩子们就要严格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要严格训练描红、仿影、临写。一开始学生写字比较吃力,比较缓慢,写字姿势也不稳定。教师通过反复的严格的训练,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步形成“快速反映通道”,写字姿势才渐趋规范、定型,写出的字渐渐“入体”,写字的速度也渐渐加快。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旦形成,便如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诚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如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到位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又走了样,这就需要抓“反复”,进行再纠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的确需要细水长流,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同时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二、身教重于言教
以往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眼睛向上,忽视基础”的弊端,因定位不准导致高耗低效。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眼睛向下,固本培元,打好基础“ 小语姓小”凡是要从早抓起,从小事抓起,起点低一些,要求严一些,固本培元,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等特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的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句话对于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由此看来,教师本人具有学习语文的诸多良好习惯,就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比如,教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小学生便会由衷的钦佩、倾慕,并进而心揣手摩。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于养成小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无论什么习惯,都得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点点滴滴,循序渐近。
三、激励评价,促进形成
激励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为宗旨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激励评价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早日形成。在教师的激励下,我们能看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纪律表现良好、主动参与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学生的比例有所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创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挥;课堂教学秩序良好、学生的语文素质也有明显进步。这样,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不但学会了如何在语文课上进行学习,同时也初步养成了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形式的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四、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叶圣陶 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归结于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那么小学阶段,到底要养成什么样的良好习惯呢?有关专家总结出以下10点:
1、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依靠这无声的教师可以学会成千上万生字新词。
2、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书写是语文的脸面,字如其人。要工工整整书写,认认真真做人。
3、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万丈高楼平地起。
4、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书刊是语文学习的翅膀,只有多读才能自由地翱翔于语文的天空。
5、养成读书笔记的习惯。思考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读书笔记是整理、收获语文的工具。
6、养成高声朗读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
7、养成背诵诗文的习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8、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语文的“源头活水”。
9、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日记是再现历史的录象机,是写作素材的积累仓库,是陶冶情操的良师益友。
10、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锻炼口才和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参考资料:
1、《小学青年教师》
2、《语文教学通讯》
3、《基础教育实施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