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责任意识,开启自主管理的大门

作者:罗 艳 文章来源:大柘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9-22 字体:

又是一周的开始,我最担心的就是每周一的值日工作。周一的值日生老是不是姗姗来迟,就是把值日的工作忘在脑后,在操场上疯玩。今天我特意早点来教室指导,监督他们做值日。来到教室,只见只有不多的几个同学在左一扫把,右一扫把地扫着地。我上前告诉他们的扫地该怎么扫,并做了示范。指导完,我看看时间还早,就想把办公室打扫一番,再去打点开水。等我把这些工作都做妥了,再去教室检查的时候,竟发现教室里空无一人,有几组的地面压根就没扫过,扫把也倒落在地。看到这番乱糟糟的场景,心中的怒火“腾”的就窜了上来。我来到操场找到那几个值日生,开始指责他们的不负责任。谁知,我话刚说完,那几个值日生就开始小声嘀咕开了:“我们已经扫好了!”“扫好了?你们去看看,第三组的地面脏成什么样了,那叫扫好了?”他们的顶嘴对我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谁知听到我说只有第三组很脏的时候,他们原来的嘀咕变得理直气壮了:“那组不是我们扫的,是×××扫的,他还没来。”听到他们的辩解,我真是无语了。在我强硬的命令下,他们只好不情愿的来到教室接着打扫。上课的铃响了,那位迟到的值日生才在妈妈的护送下走进教室,看来他根本就已经把值日的事抛在脑后了。
晨扫如此,晚扫则更糟。许多家长来接孩子时,一看是自己孩子值日,拿起扫把就帮着扫,扫完自己包干的那一块,领着孩子就离开了。其余的家长和孩子看有人离开了,也不管工作做好没有,后脚跟着就回家了。最后还得做班主任的来收场。
我们整天教育孩子要关心集体、帮助他人,可真正遇到集体、他人需要关心时,我们是否给了孩子机会?还不是常常越俎代庖地自己去忙乎:本子乱了,我们自己整理;地上脏了,我们忙不迭地拿扫帚扫;桌子脏了,我们赶紧拿来抹布……许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说教上,而没有从他们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教起,没能将要求转化为孩子的内在需要。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万事父母担当,向父母索取,却从未想到过付出。如此自私,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组成的班级,怎能有好的班风?于是,我决定以整顿值日工作为突破口,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沟通家长,明确教育态度
针对家长包办的现状,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提出对家长的要求,明确学校的教育态度。让家长也加入孩子责任意识培养的行动中来。形成家校合力。
二、细化分工,要求每位值日生切实完成本职工作。
为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那份责任,我将班级划分成多个责任区,制订对应的负责人。对每个责任区范围多大,清洁自己的责任区时,必须完成哪些工作;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真正完成任务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将要求以书面的形式,贴在班级张贴栏中的显眼位置在抓落实过程中,做到三个“及时”: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返工。在一次次的强化下,许多孩子都有所进步,初步形成一定的责任意识。
三、迁移训练内容,实行民主管理
以值日工作为突破口,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意识,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训练的内容进行迁移,把班级的大小事物都纳入各自的责任区。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管理学生、学生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实行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我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定出不同的岗位,然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竞争上岗。因为第一批竞争上岗的同学往往都比较出色,所以我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辅导,培养出班级管理的核心力量。在核心力量日趋成熟的基础上实行轮岗制度,让有意向的同学都加入进来。老师注重小干部的管理过程,更要有效地引导班级的同学对小干部的民主评议,在评议中,许多孩子的责任意识在增强。
四、教师淡出班级管理,强化孩子们的自主管理
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孩子们的自主管理。以前为了使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故设立了明确的责任区。但是这样只会约束孩子们去做他们的分外之事,缺乏孩子们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更缺乏他们做事的主动性。于是我又设立了许多无人负责的区域,如:班级花圃、小书屋、废品处理处等,在小干部们的组织与管理下,这些无人负责区域呈现出了一番喜人的景象。班级花圃中的物种越来越丰富;小书屋的井井有条都说明孩子们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显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作为教师,该放手时就放手,偶尔也去指导指导,这才是明智之举。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