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顾梅娟 文章来源:石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5-21 字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低年级写话教学之我见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段(1-2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对低年级写话提出的三条具体要求。即: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利用语文文本、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及学生生活中他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物,作为活水,来滋润、浇灌学生的写话。让学生写话的源头活水细细长流,使学生写话水到渠成,清清如许。  

  《课标》对低年级的写话目标具体明确,而多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让我感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从教师方面来说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写话”、“习作”等写作教材已编入课本,但教师仍只重视识字、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导。即使有写话,也只是从课本中找个词让学生模仿造个句子,或者是填填空而已。忽视了阅读积累,更不能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从学生方面来说,低年级的孩子,课外阅读量较少,对大千世界的接触面太窄,在写话时出现语言平平、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是比比皆是。由于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现状,为中高年级习作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写话是习作的“前奏曲”,万丈高楼平地起,习作的“前奏曲”奏不响,导致了学生思维力不强、作文能力低下、抄袭、千人一面现象屡见不鲜。那,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引导低年级的孩子去写话呢?多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让我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引语文文本之活水,浇灌低年级学生作文的种子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的格式很规范,语言很优美,故事非常动人,很适合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何不引来这一股股清澈的甘泉,浇灌低年级学生作文的种子,让我们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为将来那灿烂的作文之花的开放蕴涵力量!  

  1、字词扩写:低年级字词任务较重,可随时结合字词教学,进行扩写词语,扩写句子,扩写一段话,乃至一段短文的训练。尽量做到:联想丰富,有进步意义,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如:教“吓”字,组词(吓一跳)扩句(他把小力吓一跳),扩写一段话(小力走到教室门口,刚一推门,小军躲在门里,故意“嗷”地一声,把小力吓一跳,倒退几步摔个筋斗。上课时,小力告诉了老师。老师批评了小军。小军红着脸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2、仿写课文:低年级的教材有很多文章的格式很规范,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指导学生仿写,也是一个训练学生写话的好方式。这样,学生有一定的写话的格式基础,知道怎么去写。如:学生学了《雷雨》一文后,我让学生按照雪前、雪中、雪后的顺序写一写雪。  

  3、缩写课文:小学课文,一般都浅显易记,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练习缩写,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写出小猴子下山后几次做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就算可以了。  

  4、古诗改文:在学好古诗字、词、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试探改写成文,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古诗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这些现成的材料组织成文,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能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作文技巧。  

  5、放胆想象: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思想既是最简单,又是最纯净的,加上他们一颗灿烂无比的童心,无拘无束的想象成了他们宝贵的财富。这时精心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对他们以后的作文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借助语文课本中的一些精彩的课文,优美的儿歌,甚至一个词,一个字来引导学生放胆想象。如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小鸟中的一员,与麻雀、燕子、小黄莺一起争论春雨的色彩。有的学生争着说:“我是一只小杜鹃,我觉得春雨是白色的,瞧,春雨落在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落在李树上,李花白了,还引来许多嗡嗡的小蜜蜂呢……”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一写。即使是几句话,也是孩子们真心话、真实、真情的表达。  

  二、引课外阅读之活水,茁壮低年级学生作文之花  

  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和积累:“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郭沫若也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就是厚积薄发的创造活动,低年级儿童有意识积淀的知识基本是零,若能在零点起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养成积累的习惯,让作文之花在“积累”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往后的作文便有如信手拈花,唾手可得。  

  为了让学生将积累活动转变为自觉习惯,我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兴趣。如在接任一年级语文教学不久,我在班上设立了一个“积累百宝箱”,让学生在课堂课外发现了好词好句便抄录在小纸条里投进去,平时课堂上取出来利用两三分钟读一读,讲一讲,与孩子们一起交流品味。这样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影响后,我便在黑板一角每天写上一两句成语、谚语、名言格言、或其他好词好句的,让学生抄一抄,记一记,还鼓励学生自行建立“积累小金库”,每人自备一个精美的课外阅读积累簿,遇到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就认真抄下来,为了体现成效,我隔时在班上让学生翻开自己的“小金库”参加展览比赛,看谁积累的东西多,记诵得多。在这种有趣竞争的氛围下,部分学生已不满足于课内书本的积累,有的学生,每一期的《小学生天地》、《小学生时代》一发下来,就迫不及待的翻出来看,遇到好词好句便摘录下来;有的学生,自己也喜欢上了逛书店,还偷偷地买了起步作文、快乐作文等书抄录;还有的学生,遵循“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教导,经常到学校的阅览室借阅书籍。趁热打铁,我又激发学生多读课外书,用省下的零花钱买各种趣味读物,成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同时也从阅览室找一些合适的书,给他们轮翻阅读,学生涉猎的空间大了,积累的东西越来越丰富,为自己的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难怪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话:“下了几天的雨,我家旁边的瀑布长大了。站在瀑布脚下,抬头往上看,可高、可漂亮了,它让我想起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像白玉盘,不知道里面是不是真的有: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老师,我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再也不偷懒了。每天,我都要好好把作业做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三、引课外活动之活水,催开低年级学生作文之花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除了要为学生开展好各种学习活动之外,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春游、秋游活动,运动会,野炊活动,小课题研究、六一、三八、中秋、元旦等节日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不少的现实题材。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怎么能让活动只停留在玩得好的基础上呢?我们更应发挥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势,让学生不但能玩得好,还要引导他们写得好。让活动成为学生写话的重要资源:你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在“三八”妇女节你为妈妈做了点什么、春节有趣吗?等等,让学生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也完成了写话训练;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运动会、春游,也可组织学生把活动过程、感受写下来。如:春天来了,学校组织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找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回来后,我激励他们将自己在春天里的独特的发现写下来,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表达着自己的发现,效果非常好。有的写到:我发现一片小草刚从土里探出头来,须扒开黄草叶才能看见小草的全身,黄黄的、弯弯的,还没挺直腰杆;也有的这样写:我发现月季花的叶子刚露出紫色的小脸,东张西望;还有的这样写:我们走在春游的路上,春天的阳光照耀在我们的脸上,暖洋洋的,小鸟们三五成群的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好像它们也准备好了,和我们一起到金山去春游……学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发现、去寻找,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并用自己的独特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如同一丝丝甘甜的山泉,流入清清之渠,永无止境,催开了一朵朵娇嫩欲滴的作文之花。  

  四、引学生生活之活水,灿烂低年级学生的作文之花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他都在用自己的身心经历着生活、感受着生活、品味着生活:清脆的铃声,送来的美妙的课间十分钟,让一个个小故事悄悄上演;清清的河水流过校园,小河边,一年四季有讲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情;绿绿的田野怀抱着校园,每天都有新的气息,新的希望;郁郁葱葱的大山,连绵不绝,虽默默无语,却用心灵在为家乡地前进步伐在呐喊;与日俱增的幢幢楼房,诉说着沧桑的变化……这一切的一切,都为我们低年级的写话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我们教师要擦亮慧眼,寻找其中关键的、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物,来指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写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做的事。使写话有血有肉、不空洞。让作文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比如有一次,我刚走进教室,就传来了哭声。原来是两位男同学打架了。我问清楚了原因后,忽然突发奇想,为何不把这件事情写下来,(因为近段时间,我正为我们班同学经常打架而苦恼。)即指导学生写一写记叙事件的文章,又借此来教育一下学生,一举两得。于是,我先让两位当事人讲了讲打架的原因,之后,在黑板上写上“事情的起因”几个字;接着,我让看见他们打架的同学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打的,说完后,又在黑板上写上“事情的经过”几个字;最后,我让做错的同学向另一个同学道歉,并让大家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然后,在黑板上写上“事情的结果”。之后,我对同学们说:“这就是我们写一件事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重点要把经过写得详细一点。当然,最后还可以写上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或今后你要怎样做。”学生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二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将这件事记叙的很完整了。这与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教师的适时指导是分不开的。  

  还有时候,我让学生写一写周末自己经历的趣事;写一写季节的交替;写一写自己的家庭生活;写一写同学间的友谊……学生也写得特有意思,特有想法。你看,只要有了这条生活的涓涓细流,学生的作文之渠就会清清如许,细水长流。每时每刻都会给你带来惊喜。  

  宋代诗人朱熹就曾经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不就是对我们低年级写话教学最好的概括吗?  

参考资料: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等。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