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自信——自主学习的法宝

作者:鲁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04-19 字体:

常听到有 家长和 老师对学生这样抱怨:孩子是很聪明的,但就是不肯好好学习;作业不是做不来,就是不愿意认真完成;大人在边上陪着他,他就会做作业,大人一走开,他也就不做了……孩子们为什么不愿意自己主动学习呢?面对这些困惑和烦恼,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想学”、“相信自己能学”。自我效能感是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自我效能感在儿童的自主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目标选择、付出的努力、意志控制,还会影响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策略。  

不同自我效能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特征,高自我效能的学习者勇于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面对任务会付出更大的努力,不达目标不罢休,并且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没有达到目标时能控制自己焦虑和紧张,放弃无效的策略。低自我效能的学习者避免挑战性的任务,面队挑战性的任务付出的努力教少,达不到目标时就容易放弃,老是考虑自己缺乏能力,不能够实现目标时紧张、焦虑,认为自己对环境无能为力。而且坚持使用无效的策略。相比之下,与同样能力的高自我效能感的同学,成绩要差。  

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呢?  

大家还记得那个洋葱的实验吗?两个洋葱分别种在两个容器里,实验者每天对其中的一个说赞美、激励的话,而另一个则是每天说恶毒、诋毁的话。一段时间过后,每天沐浴着欣赏和肯定的洋葱长得越发的茁壮,而那个每天沉浸在指责和厌恶中的洋葱则慢慢枯萎,最后居然死了。可见,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学生充满信心的面对学习,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成功的家长、老师面对孩子的考试失误、不理想的成绩时,会这么对孩子说:“你真捧!你才被扣了40分(30分、20分),我相信你如果再努力点,下次肯定不止这个分数!”就算孩子是10道题错了9道,你也可以对他说:“你真的了不起!这么一道难题你都做对了!”你把对孩子的期望化成对他的鼓励,那么,他从你这里得到的是对你对他的赏识的信息,感受到的是你给他的支持的力量,他会从这次失败看到成功的希望:“我只要努力点,下次肯定会比这次好!”“我做对了一道题,证明我并没有完全失败!”他感到了自己的能力,感到了自己有战胜失败的力量,因为,有你的支持,有你对他的信心!所以,他会很快地从失败的不良的体验中走出来,勇敢地爬起来,勇敢地向前走。这种赏识教育,也叫成功教育,它使孩子从失败中体验成功,从失败走向成功。孩子的自信心就由这一点一点的成功堆积起来,对学习感到有信心,对自己感到有信心。逐渐地,他也就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一个自信的孩子,一个好学生、好孩子。   

家长、老师们,切记:对你的孩子、你的学生多一点赏识,少一点怨艾,那么,你培养出来的肯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好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什么比自信心更重要的了。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