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进孩子一个自信和快乐的明天
[摘要]:教师爱孩子是师德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的根本。教师应该用一颗赤诚的心去关心、帮助每一位孩子,但热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后进孩子,特别是智力低的孩子,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用爱心去滋润他们。请老师们给后进孩子一个自信和快乐的明天,使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快乐地学习,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后进孩子 关爱 鼓励 微笑 信任
老师对孩子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孩子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孩子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林崇德 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老师对孩子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孩子的感情基础,孩子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尤其是对后进孩子,特别是智力低下的孩子,我们做教师的更应该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如果一个只会训斥、嘲笑、轻视孩子的老师,就永远都不可能营造出适宜孩子生长的空间。所以,一个合格的老师必须给后进孩子一个自信和快乐的明天,那就是:关爱、鼓励、微笑、信任和掌声、理想。
送后进孩子一份“关爱”
我们学校大部分孩子都是寄宿制的,特别是一年级智力低下的小孩,根本不懂的怎样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如有时忘了蒸饭,有时忘了带米、菜,有时夜间哭泣,有时夜晚尿床等等。作为老师就应该献出爱心,无私的去帮助他们。如我班的一位姓吴的小女孩,是一位住校孩子,她性格内向,做事迟钝,不乐于与同学交往,还经常会尿床,我就常常给她晒被、洗裤子。她有时没有米、菜,我就叫她到我家来吃或买菜给她吃。天热了,看到她跑得满头大汗,我就给她洗头、洗澡、洗衣。我班还有一位小男孩,刚来上一年级呆不住,晚上哭闹着想妈妈,我就跟他讲道理,陪他一起睡等等。现在,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我班的这些后进孩子,不但学习有了兴趣,性格也活泼开朗多了,而且生活上都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物品能摆放的整整齐齐,穿戴也很整洁。每周都能高高兴兴来上学,再没有出现哭闹着想回家了。他们已经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一样,觉得生活在学校里非常快乐。我想,爱是需要用真诚去播撒的,一份播撒一份收获。孩子一旦感悟到这阳光雨露的滋润,就能充满自信,闪现出他们特有的光彩。
送后进孩子一份“鼓励”
我曾经做过试验,让智商相同的对象分成两组,一组不断得到鼓励,另一组从不被鼓励,结果得到鼓励的一组进步更快。从人类的普遍心理上讲,人人都渴望自己的活动能够得到别人的注意、支持。不用说孩子了就是我们自己,在失败的时候,在孤独的时候,在气馁的时候,不同样渴望被别人鼓励么?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每天与童心稚嫩的孩子在一起,孩子的心灵世界是美妙灿烂的,教师在与孩子交往中,特别要讲究语言艺术,即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和趣味,同时要有理性。如班上有一名小男孩叫姜某某长得矮小,并有口吃,由于有语言障碍,常常被同学取笑,因而变得自卑和内向起来。记得有一堂课上,发现他犹犹豫豫的想举手答题,我抓住机会,毫不犹豫地叫了他。他胆怯地站起来,不知所措。我把问题轻声重复一遍并鼓励他说:“今天你能勇敢地举起手,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别紧张,好好思考,老师等你做答。”他抬起头:“丑……小鸭美……美……”学生们发出嗤嗤的笑声,小男孩脸红了,低下了头。“丑小鸭其实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再说一遍,好吗?”在我充满期待的启发下,他终于第一次比较圆满地问答了问题。我趁机鼓励:“说得真棒,丑小鸭并不丑,它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在老师眼中你们个个都是美丽的小天鹅,特别是上课爱发言、爱学习的孩子。”从那堂课起,我发现这位小男孩变了,变得自信多了。课堂上常见他高高地举着小手,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那双小眼睛,总是充满自信和喜悦。
其实,很多后进孩子也在努力寻求着上进的路标,探索着前进的方向。当然他可能走入歧途,做老师的责任就是告诉他错在何处,鼓励他继续寻找新的方向。优秀孩子与后进孩子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一个走在高速公路上,一个尚未到达高速公路。走在高速公路上优秀孩子,一点燃料就能跑出很远;而走在乡间泥泞小路上的后进孩子,必须多加点儿燃料才能走出困境。这里的燃料就是老师的鼓励。对这一点,我们有时做的恰恰相反,优秀的孩子不断被加油,以致背上了包袱,而后进孩子则常常被冷落,只能因为没有了燃料在泥泞里熄火,停止前进。老师们,我们该给后进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多多鼓励。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送后进孩子一份“微笑”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很多老师感叹孩子离自己越来越远,感叹他们的心扉总对自己紧锁,感叹彼此之间有了越来越深的隔阂。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心扉正是自己加的锁,是我们的冷漠和一味的批评使孩子与我们一天一天的疏远;他们也不知道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就拿在自己的手里,就是微笑。优秀的孩子需要微笑,后进孩子更需要微笑。如我班有一位小女孩罗某某,由于母亲的痴呆遗传,影响她的智力低下。但每次看到她能流利地读下一课书、能听写出几个字,我就会微笑着说:“你进步了,再加油会赶上他们的。”我平时还常常跟她聊天,像妈妈一样耐心的帮她补课,哪怕是发现她一点点闪光点,我就微笑着赞美她。她从中感到了老师对她的爱,学习进步了,性格开朗了。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成绩获得了68分,为了鼓励她对学习更有兴趣,我特意还发了一张学习进步奖状。看到她领到奖状时的高兴劲,甜甜的对我笑的表情。我说不出有多高兴。所以,经常被冷落的孩子一旦得到老师的微笑、赞美。同样会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
生活在微笑中的人比生活在冷漠环境中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心理也更健康,因为微笑给他一种安全感。相反,如果我们的四周只有冷冰冰的表情,只有敌视的目光,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安全顾虑重重时,还高谈什么发展,什么进步?微笑就是要给孩子创造一种安全的环境,温馨的环境。
可是,我们总是吝啬我们的微笑。让我们想一想吧,对上课捣乱,惹我们生气的孩子,我们微笑过几次?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声色俱厉的批评和呵斥?对那些落后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很不情愿看到他们?老师,当我们感到学生离得越来越远时,当我们对孩子的落后无措时,让我们送给他们礼物吧。我们应该记住一句话: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则是向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
送后进孩子一份“信任”
过去我们迷信批评的威力,以为只要我们批评的孩子就一定能改正错误,只有批评才是促进孩子进步的法宝。另一方面,却低估了信任的作用,惟恐孩子骄傲自满。其实,批评的结果怎样呢?经常的批评不仅没有使孩子进步,还可能使他们产生“抗批评性”:你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装模作样的接受,可是一转脸,他依旧我行我素。拉封丹有一则寓言,说南风与北风比赛,看谁先把行人身上的棉袄脱掉。北风一阵狂刮,行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北风失败了;南风只是轻轻送来一阵暖流,行人很爽快地脱了棉袄,南风胜利了。批评就像是北风,看起来能解决问题,实际却适得其反;信任如同南风,给人以温暖,使人乐于接受。
记得那是星期三的一节语文活动课。按照课前的准备,上课顺利地进行到第五个环节:孩子们轮流讲解练习册上的题目。按照以往的习惯,从第一排的孩子开始纵向轮流讲解,当轮到最后一排的张某某时,不知是他坐的有点偏还是当时在潜意识里认为就是叫起来他也不会讲,反正鬼使神差的没有叫他,而是直接叫了第二排的孩子,当时张某某本来高昂的头低下了,积极的情绪也随之消失。为了课堂进度,我当时也没有在意。题目很快就处理完了,学生开始分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当我巡堂到张某某身边时,分明看到他想说什么,但我没有停下。我第二次走到张某某身边时有意识地停了下来,等了片刻,张某某站了起来,语言急促地说了一句让我后悔终生的一句话:“老师,其实第七题我也会做,我也能讲好的!”望着张某某涨红的脸,我无言相对。片刻后,我说:“我相信你,下一节课我再让你回答,好吗?”
在下一节课,我不仅让张某某回答了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还让他讲解了一道中档难度的题目,尽管语言表达有些欠流利、不连贯,但毕竟把问题的核心答出来了,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现在有的学校推行赏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心理学家也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信任和掌声就是一种赏识,具有对学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每一个后进孩子都应得到不断的激励,每一个后进孩子也应该得到不断的信任和掌声。老师的心里往往有一种完美思想,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像自己想像的一样好。有了这种思想,就极易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看孩子,因此总是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孩子真的完美无缺了,我们的教育不就是画蛇添足了么?对于孩子,我们应认识到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在不断改正缺点渐渐靠近完美的人。所以,我们发现了他们的进步,就要大大的表扬。信任,是学生渴望得到的礼物,学会信任孩子是老师的必修课。
送后进孩子一份“理想”
韩愈在《师说》中说,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一个老师最起码应做到的,而不是所有的工作。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寻找人生的目标。我们不但要教书,也要育人。孩子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人生的追求。只知道学习的孩子是机器,只知道教书的老师也是机器。理想教育是我们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以为只要学生考了高分、升了大学,我们的工作就胜利完成了。
改变后进孩子的思想首先从改造他们的理想入手。绝大部分后进孩子落后的原因,不是智力的低下,而是缺少自我约束的能力,没有稳定的方向。帮助他们树立一个理想,就是帮助他们确定一个方向,使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成就自己。
总之,一个后进孩子收到了这五件礼物,他们的心里就感受到了温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可能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而关爱、微笑、鼓励、信任和理想,是学生成长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优秀的孩子需要,后进的孩子更加需要。所以,亲爱的老师们,不要再吝啬我们的微笑,不要再舍不得我们的信任和掌声,更不能失去我们的真诚关爱了。把这些礼物都热情的赠给渴望成长的孩子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