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大柘镇中心小学:蓝伟俊
教学目标:
1、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了解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
3、让学生感受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和科学的实验态度。
4、继续采取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方式,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器材准备: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火柴、蜡烛、细干木条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做好观察记录。
小苏打的特点 |
白醋的特点 |
|
|
2、说明观察要求(展示要求)
温馨提示(一):
1、细心观察,小组共同完成。2、选取一位同学记录。3、观察结束后,推选一人到前面汇报。(观察结束后,物品放回原处)
3、进行小组发言、小结。(板书:小苏打:白色粉末,白醋:透明液体。)
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出现什么现象?
(让学生猜一猜)
2、展示实验操作要求:
温馨提示(二):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一匙小苏打。2、迅速把玻璃杯盖上玻璃片。(要密封)3、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先摸上部,再摸下部,说说体会。(不要碰掉玻璃片)4、细心观察,选取一人做好实验记录,并推选一人展示汇报。(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记录
|
3、进行小组发言和小结。(板书:产生了气体)
四、产生了什么气体
产生了什么气体呢?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观察,看看这种气体具有哪些特点,从而作出判断。
1.燃细干木条后放入瓶中,注意不要碰到杯壁,发现什么?说明什么?(展示操作要求、注意事项。)
温馨提示(三):1、点燃一根火柴,轻轻移开玻璃片。(玻璃杯露一个小口子),将点燃的火柴伸入瓶中。2、现象产生后立刻取回火柴,盖回玻璃片。3、防止有风,观察的同学不要靠太近。(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2、点燃一根蜡烛,将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向蜡烛火焰,发现什么?说明什么?(展示操作要求、注意事项,教师模拟实验过程。)
温馨提示(四):1、将玻璃杯口接近火焰,2、轻轻取下玻璃片,3、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到蜡烛的火焰上(但杯中的液体不要倒出)。4、屏住呼吸。(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据此可看出这种气体具有什么特性?推断何种气体?(板书:二氧化碳)
介绍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时的气泡,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蜡烛燃烧等等。
五、课堂小结:
看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新的物质,这是属于哪种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并复习化学变化的要点:产生了新物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杯中,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留给大家课后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