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折腾教育
曾经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的领导,教师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校长,我有一个最基本的想法,我想让老师能够尽可能多的安安静静的在课堂教好书,守好他们应当守好的那一亩三分地,不要轻易的去打扰他们,不要随便的分散他们的精力,不要让他们过多的去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要让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连备课批改的时间都没有了。局里曾经提到过“唯课是大”的要求,我为此击节叫好,因为这正好部分的契合了我的上述观点。
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基本的客观规律的,但任何人其实都不一定已经真正的掌握了这些客观规律。但在集权体制下的现实却是,某人官越大,似乎他掌握的客观规律就越多,最后就异化成了最高领袖“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这样很荒谬的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如果领袖违反了它,那么买单吃药的将是全体国民。解放后的第一个三十年,在建国前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路线的毛主席,不自觉的走上了“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道路,用书本上的教条强行改造社会,发展经济,以使社会最终发展成书本上所描绘的那样的“大同世界”。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无情的。人民吃不饱肚子就是对此最基本的否定。近三十年的巨大成功。使我们终于看清了当时的错误,就是违背了两条基本的东西:一是市场经济这个发展阶段是不能超越的;二是人性是不容被轻易全盘否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才会旗帜鲜明的高举两面大旗:一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条是为了彻底否定“教条主义”的,不能试图用某种框框去捆绑社会,改造人民,所以要放开搞活。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条是为了彻底否定“主观主义”的。任何领导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毛主席的主观愿望是不容怀疑的,在六十年代,最喜欢吃肉的他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不吃肉,因为他知道下面的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他无比痛心难过。历史上有曾经戒掉自己的爱好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帝王吗?至少我现在还没有看到过类似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人能告诉他,为什么百姓会吃不饱肚子。
同样,教育的发展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校长违背了它,买单吃药的将是全校的老师和学生。教育部长如果违背了它,买单吃药的将是全国的老师和学生。我想谁也不能肯定自己掌握了多少客观规律,因为客观规律的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如此,我们一是要谨慎从事,不要随便发号施令;二是用教育价值去衡量它,如果没有什么教育价值的,那就可以认定这样一个事实:它即使没有违反规律的话,那它也一定是没有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不要折腾教育”,折腾哪里来?一是上级行政部门,不仅仅是主管的,有时可能更多的是非主管部门,这也是中国体制的特色之处。二是校长。不能否认他们的主观往往是好的,但却不一定都能冷静的用教育价值的标准去衡量。
其实,人微言轻,我知道大家不会在意我今天在这里啰嗦什么。在上网时我看到了一篇采访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的文章,我觉得似乎找到了一座大山,所以我想把这座大山呈现在大家面前,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共同攀登这座大山,也许会有裨益于我们的教育事业!
核心观点:不折腾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否则,大家都没有心思静下来看书、想问题,所有成果都是虚的。要想办好一所学校最好是不要折腾,让老师和学生安安静静地思考、学习
目前,我正在参与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众对之也充满期待。办好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很多做法,并没有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教育,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深层次的教育规律,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简单认识发表意见,造成意见极不统一。如果不了解教育的人随意发表意见,就可能影响教育走向。这也是《纲要》广开言路、科学论证的意义所在。
教育的规律有很多层次。除了教学目标、教育方式方法之外,我觉得当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育千万不要瞎折腾,要让教师和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想问题。
举例来说,不顾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片面追求“做大做强”,是近年来常见的违背教育规律之事。
我去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他们就2000名学生,1000名本科生、1000名研究生,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办学水平很高;麻省理工学院现在还叫麻省理工学院,要是在中国早就改成什么大学了;波士顿还有一个波士顿学院,200多年了一直叫这个名字。
相比我们的高校,首先都想变成大学,而且要名称响亮,像专科、职业学校都变成了大学,学院也升格为大学,变成大学以后又都想变一流大学。现在中国教育观念的误区在于太单一化。
另外,教学评估陷入了形式主义,也是常被诟病的一点。所有学校都是一刀切,评估一样的东西,包括检查你的讲义、讲稿、上课的测验卷子。这些东西有些时候是不用写的,有经验的教授就不需要写讲义。但检查时又很认真,达不到形式主义的硬性要求就要扣分,所以学校不得不造假讲义来应付。
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时候,他们也搞评估。来了几个科学家,跟老师、校长、学生们谈话,看教什么课,每堂课教什么,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他就是要让你保留自己的教学作风、教学个性,不是要你保留每堂课的教学笔记。那次评估,静悄悄工作两天,没有横幅标语,没有大会,大多数师生都不知道,评估就已结束,既取得了实效,又没折腾学校。
我们高校的折腾现象还有很多。对于学校来说,其实应该主动拒绝折腾。比如像评估这种事情,学校应该坚守自己的办学规则,不要迎合。对于教授来说,不折腾,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大学是个学术机构,不能按照行政那套来管。当然,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机制,改变过度行政化,改变经费投入方式。比如在提高生均经费方面,应减少行政领导的权力,增加学校教授的权力。
总之,不折腾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否则,大家都没有心思静下来看书、想问题,所有成果都是虚的。要想办好一所学校最好是不要折腾,让老师安安静静地思考、学习。
(人民日报 朱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