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理念的反思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
科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新型的教育教学观念正在树立,教师们的教师观、学生观也正在逐步的发生变化,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正为教师们所接受,旧的、模式形的自然教育教学观念正转向适合于科学课的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在自然教学中,虽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进行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的讲和导为主,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教师也是不厌其烦的讲解、演示之后,才由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就好象一个接受器,被动、机械的接受着知识。教师讲一点学生记一点,教师做一个学生也照样做一个,教师既是导演也是主演,而学生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严重的违反了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严重影响,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而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就教材而言,教学内容是由一个个的学生活动构成,这就要求教师要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充分设计和导演好一个个活动,课堂上,使学生在每一个活动中都积极主动参与,即使是一个讨论交流的活动,教师也应精心组织,让学生纷纷参与,主动发言,积极交流,引起争论,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也有同科学家一样的讨论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课学习是以我们学习为主体的,我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除了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学生活动的指导外,还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与学生一同讨论,同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亲自参加学生的实验观察,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给课堂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教师们若能做到这些,那么教师们的教师观、学生观就会有所改观,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会随科学课教学活动的深入而逐渐成熟。如:在《涡牛》一课的测量蜗牛壳的活动中,教师应亲自参与的学生的活动中,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应该这样来量蜗牛的壳。”与学生一起用这种方法测量蜗牛壳的大小,并同学生一起继续探究其他的测量方法;在《比较水的多少》的猜一猜的活动中,教师也参与学生的猜想“我也来猜一下,可能是中杯的水多一些。”,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也和我们一样,要进行猜测,有平等的感觉;在《谷粒》的观察活动中,教师同学生一起把一粒谷子去壳加工成糙米,并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样在孩子们的心中认为,教师也与我们一样在发现、在探究,同时在与学生零距离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也能起到活动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