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说上话,说出话,说明明白白的话

作者:吴巧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6-09 字体:

  【文本摘要】 口语交际是当前语文教改的新课题,如何规范、把握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规范和水平的提高。本文旨在通过让我们在课堂上营造纯洁的言语天空,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害怕而说不上话;多方位,多渠道的开拓言语的空间,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没有语言表达素材而说不出话,全方位地规范和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规范语言  注重交际  强化和谐  提升素养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未来!  

  这是我们遂昌教育顾问,北郊学校校长郑杰所提倡的学校文化主题。北郊学校之所以今天能够成为一所名校,我们姑且不去说完全是这句话所起的作用,但是我想这句话在北郊学校的所有老师心目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分量,因为它是这所学校的学校风范和学校精神,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凝聚。  

  那么,我又在想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给予了学生一种什么,又或者说我们要我们的孩子学写什么,将他们培养成怎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不辜负我们的“语文”二字?真的很难思量。太复杂了。不过这却是我们必要而且十分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我们把“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未来”当作我们的教育目标,可能是定位太高了,有些不着边际,甚至可能有人会想,你一个小小的语 文 老师凭什么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幸福的未来。于是我又在反思,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到底要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学到些什么,能教会学生些什么?最后我又在想是否我们首先要在我们的课堂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说上一口标准的,流利的,通顺的,完整的普通话,因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本质,也是作为一位炎黄子孙的本质。于是乎我们开展了“农村小学学生口语表达完整性”的教学研究,这项课题研究缘于也是希望让我们的孩子都能够说上一口标准的,流利的,通顺的,完整的普通话。  

  “说一句完整的话”,看似多么的容易,甚至有人会想,只是说一句话嘛。打小从妈妈肚子里出来哇哇开始就已经在说话,慢慢地通过社会的接触,人际的交往,本能的一些需要说的话已经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说好了吗?说完整了吗?其实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是模棱两可,或是词不达意,特别是我们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课题组提出,让我们在课堂上营造纯洁的言语天空,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害怕而说不上话。多方位,多渠道的开拓言语的空间,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没有语言表达素材而说不出话。因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此,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提高文明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要使我们的农村孩子能说出话话,说上话,说明明白白的话这也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情,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将结合我们课题组关于开展本项研究所开展的一些切实所做的一些粗浅的经验,表达一些粗陋的看法。  

  一、营造课堂纯洁的言语天空,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害怕而说不上话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我想就是是因为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进孩子充满信心的去努力实践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的动力吧。为此,我们课题组针对此,我们积极的在外面的课堂努力去为我们的孩子营造一份和谐与安全,同时我们努力做到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交谈,让我们的视线和学生的保持平等,避免因为我们教师的权威让我们的学生保持“缄默”,而从此变得不再敢说话。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营造课堂纯洁的言语天空。  

  (一)、将话语权交还给孩子  

  给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老师蹲下身子来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做教学过程中的“首席执行官”,而摆脱教学双边过程中的领导者、发话人,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个对等的位置上。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不会产生过多、过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我们都知道,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激情指数赖以期待的心理背景,是学生心灵栖息的港湾。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就应该着力于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同时作为我们教师要尽力避免“满堂灌”,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一方面我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注意里得以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得到充分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是备受关注的,是随心所欲的,是课堂言语权的真正主人。   

  (二)、将幸福感赋予给孩子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期望会直接影响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期望效应说明,当教师对于学生所要达到的心理、行为、表达有着某种预先设定时,教师的这种内在主观倾向往往反映在其外在行为上,从而给学生造成某种特定的心理环境,左右学生在课堂的状态、行为。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此,千方百计的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幸福指数,比如;我们允许我们的孩子表达他最想表达的话,做最想最的事,具有课堂教学知识的选择权,并且对于孩子的微小进步,我们都能即时给予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我们都能耐心教导,给予鼓励。因为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强烈表达欲望,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更加渴望得到教师和同龄人的关注和肯定,这就是他们的幸福要求,我们要积极给予,将幸福感赋予我们的孩子,提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幸福指数。  

  二、开拓课堂多元的言语空间,让每一位孩子不再因为没有语言表达素材而说不出话。  

  (一)创设平台,丰富学生言语素材  

  (1)、五分钟新闻自助餐——每天晨会课前,举行“五分钟新闻自助餐”活动,让每个同学都按次序准备一份新闻播报稿,轮流都能站到讲台前,把收集到的新闻播报给全班同学听。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论,看看谁的新闻最有价值,谁将新闻播报的最好,并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想法,说明为什么。这环节设置的目的是一要让我们的孩子主动寻找话题说,能学会怎样说,并声情并茂的说对,说好,其次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在听完别人的表述后,评价谁的语言表达最完整,表述的最清楚,最能体现新闻所要表达的主旨。因为我们的课堂既要丰富孩子的言语素材,提升说话的勇气,更要培养孩子能正确评价说,有自己对于语言表达上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2)、“星星”论坛——开设班级“星星”论坛口语交际课活动,每周开设一节,让我们的孩子对于一周以来校园新事、班级风气、社会习俗、国家大事等进行评点和讨论,真实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关注孩子在表达观点时的语言表达是否完整,是否恰当,是否具有语言的逻辑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  

  (3)、模拟广交会——我们都都知道,口语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同学们学会用这本领与人沟通,让人明白你的意思,并能和人交往,解决问题。于是我们课题组在实验班定期开展“小小广交会”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同学们每人带来自己的书籍、玩具、学习用品等,相互置换,相互介绍自己物品的功能、特性和质地。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物品的过程中,进行商品广告宣传,询问、讨价还价等口语交际活动。在这不断参加活动的体验过程中,不仅是锻炼口语的过程,也是相互间寻找差距、不断完善的过程。  

  同时,我们开展如:在诵读中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音能力;在论辩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表演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些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构建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舞台,从而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也使孩子们之间相互间更为了解,同学之间更为友爱,这也许就是口语交际的隐性作用吧!  

  二、体验生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我们学校的活动有很多局限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到社会上去锤炼。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的布置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落实实际,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双休日,可布置“逛菜场”、“超市购物”、“做客”、“假日服务”、“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作业,让学生积极寻找口语表达的机会,亲身体验。在汇报课上,小组合作,再现当时情景。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与人交际时态度要大方得体,要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等,使我们的孩子表达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此外,教师在平时还要要求学生广泛阅读,注意积累语言,强化口语交际习惯,创设口语交际平台,使同学们在实际口语表达时真正能够谈吐自如,真正展现当代小学生的风范。  

  当然,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终极目标还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并不能偏废对听、读、写的培养,毕竟四者相辅相承,共同构成语文能力结构体系。我们的目的将让我们的孩子在纯洁的言语天空下,多方位地开展口语交际训练,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说上话,说出话,说明明白白的话!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