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走向智慧的教学

作者:慧子 文章来源:安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8-04-24 字体:

一次,在一年级期末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用“像”造句。一年级甲班学生几乎全队,但答案却千篇一律——“弯弯的月亮像香蕉。”一年级乙班学生却出现了许多错误,减分比甲班的多,尤其错别字较多,但答案却异彩纷呈:  

—— 刘 老师像个木头人,在课堂上没笑过一次。  

——王局长的肚子很大,走起路来身前像挂了个地球。  

——小刚整个人像个炸弹,装满了火药。  

……  

同为一年级的学生,同用一个词语造句,甲乙两班何以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个 班的 老师分别是怎么教的。  

甲 班 老师非常认真,亲自捉刀,打造范句,写于黑板。不厌其烦让学生背诵、抄写。  

乙 班 老师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意志和表达空间,启发孩子联系生活和人生,我手写我心,于是,一个个令人击节的句子跃然纸上。  

这个案例留给我们许多的反思:  

对教育来说,除了知识,还有没有更重要的东西呢?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说过:在你丢失你的课本,焚毁你的听课笔记,忘记你为考试而死记的细节以前,你的学习是无用的。在怀特海看来,教育重要的是对智慧力量的培养,因为正是智慧成功地引导着人们的心智活动。因此,教育的理想就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上述例子中甲 班 老师的教学,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却缺乏对学生智慧培养的思考。这种只停留在知识曾面的教学,尽管在考试中可能会取得高分,但对学生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也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知识结构的提升。乙 班 老师的教学注重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启发孩子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经验素材,促使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尽管在考试中也许暂时不能取得高分,但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体现了智慧的教学,   

一个人拥有什么都不如拥有智慧,一个民族,只有热爱智慧,才能拥有智慧。怀特海说过:“在现代生活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为了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自觉追求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的教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