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的真谛
爱——教育的真
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有“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教育缺乏爱,它将成为一片荒漠,是没有生命的不毛之地;教育缺乏爱,它将化作一段朽木,是没有生机的枯枝腐叶;教育缺乏爱,它将变成一条断河,是没有活力的干涸之水。假如每一位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那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假如每一位老师爱事业,就像爱自己的身体一样,那就没有办不好的教育。
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深浅,取决于老师对孩子“爱的多寡”。在近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
一、用爱播洒种子。
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一腔的热情,爱护、关心、体贴他们。用爱,在学生心灵中播下美丽、善良、美好的种子。每当遇上调皮、懒惰的学生,我总是高高的扬起手掌,然后轻轻地落下,抚摸他们的后脑勺,在严厉的批评中蕴含着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我是一位母亲,我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于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我也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去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这些学生头一次离开父母身边到学校上课,很不习惯,有几位学生经常夜里起来想回家,我为了安慰他们,经常到寝室和他们谈心,等他们睡觉后才回房间休息。我班有一位学生,她父母离异,在家里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父亲为了生计,经常在外打工赚钱。很少照顾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我获悉情况后,就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天,了解她在家的一些情况,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渐渐地,这名学生和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她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找我解决,寻求帮助。作为教师,还应满怀爱心的去研究学生,认真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在施教过程中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具体措施,帮助他们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发扬优点。我记得班有一位学生,学习勤奋、守纪律,但性格比较软弱,担任班干部对不良现象不敢批评。针对他性格中的弱点,我经常与他谈心,放手让他解决同学之间产生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让他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今,他已成为老师十分得力的小助手。还有一位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上课时不敢举手发言,下课后和同学、老师谈天时也是轻轻的说话,从来不敢大声说话,也从不和男生一起聊天,更不用说和男生同桌了。针对她的种种情况,我经常与该生聊天,并及时表扬该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渐渐地该生活泼多了,上课时发言也积极多了。
二、以爱浇灌希望。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浇灌希望。 作为教师,应该用爱来拨动孩子的心弦,把爱无私的倾注给每一个孩子。我爱孩子,从不疾言厉色地指责任何一个学生,总是耐心地教育,以真挚的爱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和熏陶他们,引导学生立志,激励学生自强。江泽民总书记说过:"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差生从多角度讲,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人们往往看到差生的劣面,却往往忽略了差生所受到的不公正和歧视,看不见他们的闪光点,没有寻找回来他们的世界,作为一名肩负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师,应撒种爱心,让他们希望之火重新点燃。其实“差生”并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差,多数“差生”仅是某一方面落后。“差”不是其本质。十来岁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可塑性很大。我们应当从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其树立进取的信心和勇气。我班有位学生,因父母离异,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显得孤僻、缺乏自信。我特别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希望给他带去温暖。我发现他课余时间爱打乒乓球,我鼓励他说:"你真不错!表现给大家看看!"我有意让他担任体育委员。果然,他对自己有了信心,开朗了许多,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因此,教师要用爱心来教育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
三、将爱进行到底。
爱的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德育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挥而就的。爱的教育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磨砺,因为教育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奏效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更要使自己的爱如涓涓溪流延绵不绝,长久地去爱学生。前几年我教四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位男生,他性格暴烈,好走极端,说话粗鲁,对看不顺眼的人,他轻则是冷眼相看,重则拳脚相加。我对他教育了很多次,却收效甚微,他依旧我行我素。我没有放弃,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他会被我的宽容所打动的。我在他的周记里和日记里,均采用鼓励宽容的话语。让他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不能纵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宽容别人,就像我宽容他一样。和他经常性的谈话,逐渐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一次、两次、三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半年多过去了,终于他开始接受我的宽容,与我进行平等对话,对自己的缺点有比较清醒地认识,对我的一些劝告也听进去一些,对学习也努力一点,能够和同学和睦相处了,对从不参与集体活动,到积极参与,也是对我的宽容一点回报吧。现在,他已经读高中了,还常常写信给我谈学习谈生活中的问题,我也及时地回信给他,鼓励他做得更好,引导他进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而又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将自己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
爱,被誉为教育的"润滑剂"。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能产生最佳效果。学生的成长,使我体会到爱的伟大,寻觅到教育成功的奥秘。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让希望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