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忧患意识 改善班级管理
《孟子.离娄下》 说:“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周易》说:“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左传》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战国策》说:“于安思危,危则虑安。”这些名言古训都告诉我们人要有点忧患防范意识,而作为班主任,我们整天面对的是一伙精力旺盛,却又缺乏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能力的青少年,所以班级管理工作中更需要忧患防范意识。
如今因为各校都非常重视抓教学质量,班主任的任务更加繁重,有些班主任为了图省时、省事,在开学时只制定出完整的班级管理条例,要求学生严格对照执行,然后就高枕无忧,于是在班级管理中造成一个严重问题——管理过程过于简化,而过分重视和扩大管理的制度和结果,忽视平时了解、观察。他们到一定时候若不出问题则沾沾自喜,自以为管理能力强,但出了问题就气急败坏,埋怨学生不懂事,不听话,对出了问题的学生则依照所谓的处罚条例,丧失理智地采取过于严厉的处罚。这些班主任可能都忘记了任何问题的发生,往往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萌发和扩展的过程,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这个问题的隐患往往是可以发现和排除的。还有些班主任明明对某个问题已有察觉,由于此时问题还不太明朗,比较隐蔽,没有足够的证据和理由去教育学生,所以就故意装作不知道,任事态发展,甚至有时为了急于将有关学生逮住,还故意制造事态发展的环境,等到学生犯错了,证据拿到了才去教育。犹如监考老师明明已看见学生有作弊动机,却还故意把目光移向别处,装出一副漫不经心、放松警惕的样子,等那个学生真的作弊了,突然将其抓住,人赃俱获一样。以上这些做法不仅没有有效排除隐患,而且还使隐患成为后患,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本人认为要使班级无患,班主任必须勤治“无患之患”。
第一,班主任要加强忧患防范意识。平时不能被班级中表面的平静现象所蒙骗,沾沾自喜,麻痹大意,放松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而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对班级管理工作长抓不懈。
第二,要善于多渠道收集问题和事故隐患的信息。平时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想学生所想,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就会跟你说心里话,及时报告信息,同时自己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多渠道地,及时地,准确地,收集到学生中的各种信息。班主任应当养成从微妙的异常现象中发掘其隐含的异常信息的习惯,在实践中炼就识别、判断和发现事故隐患的高超能力。
下面谈谈我常用的发现事故隐患的几种方法:
1、对学生要多观察。即平时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和行为方式上有无异常的表现。例如,初一开学不久,我发现班里有一位同学李某上课时经常走神,课外时孤落寡欢,眼神忧郁。经过细致的思想工作,才了解到,他因为经常偷同学的钱,心里怕被发现。经过开导教育,解开了他的心灵枷锁,改正了错误,现在他又恢复了少年应有的活泼可爱,学习也有较大的进步。我庆幸还好平时注意观察,发现的早,及时把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歧途拉回来。
2、对学生要多谈话。谈话应有目的,不要泛泛而谈,同时要有准备,收集平时记录的学生的优点,谈话时先表扬优点,再了解问题,外观上应平等随和,使学生乐于接受,对学生偶尔流露的负性情绪应注意捕捉和引发。例如,我班女同学涂某,平时成绩表现都不错,但最近成绩直线下降,据了解,她经常和高年级的男同学写纸条。我为了解实情找她谈话,先表扬了她英语成绩好,字写地好,热爱劳动,等等优点,这时她比较开心,然后问我们班里有没有人乱写纸条(为保护她的自尊,没说早恋),并想和她讨论乱写纸条有什么危害性,这时她就显得非常紧张和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从中看出了她写过也知道这是错的,会影响学习和名誉。最后我请她帮助我写一份关于乱写纸条的危害性的文章,以便让她深刻认识到错误。从此再没听到涂某写过纸条了。
3、对学生通过实验检查。有目的地采取某种做法,使学生自然的表现出其心理活动和行动,从而判断他有无不良倾向。例如,春节回校,有些学生参与赌博。为了解学生是否有这种坏习惯,你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不经意的问一些赌博俗语,那些讲的头头是道、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很可能就有参与赌博的不良的倾向,你就要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解教育。
4、剖析学生的表面现象探究学生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例如,我班应某同学平时厌学,冷漠,好打架,屡教不改。后来经过多次家访和了解,我才知道他父亲因打架斗殴被判刑,母亲因此改嫁,他只好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他们不但溺爱他,而且一直向他灌输仇恨社会的思想,因此他从小对社会充满仇恨。我就动员老师和学生经常关心他帮助他,使他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他也慢慢的被感化了,变成了团结守纪、待人热情的学生。
但要注意:在识别和判断事故隐患时,千万不能对学生胡乱猜疑,把问题扩大化。否则会激发师生矛盾,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班级管理。
第三,应当及时消除隐患,防止隐患进一步蔓延,酿成大患。消除事故隐患时应尽量缩小知情人范围,沉稳处理,不要兴师动众,到处张扬,闹地满城风雨,追求实效,既要照顾到有犯错误苗头的学生的自尊心,又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也得到相应的正面教育。
我消除隐患的常用方法有:
1、对问题学生通过暗示阻止。在发现学生欲实施某种错误时,班主任通过自己的语言、眼神或行动等来暗示和制止学生可能犯的某种错误。例如,课堂上有同学想捉弄其他同学,你可以讲课暂停,注视他一会儿,他可能就会因受到暗示而终止行动。
2、对问题学生进行疏导解困。对有些有隐性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例如,我班学生张某平时很勤奋,但因学习基础差,成绩一直不太理想,于是失去了信心,终日郁郁寡欢,想退学回家。我开导她:其实你已经进步了很多,如语文、社会提高了很多,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一个人是否具有奋勇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另外,只要坚持下去,成绩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同时答应给她找一个小老师。她现在恢复了信心,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3、对问题学生通过隐喻劝戒。对有些难以收集证据的问题,班主任可以选一个有针对性的故事或在班上曾发生过的某件事来隐喻某些学生如不“悬崖勒马”的严重后果。例如,以前,教室里经常有同学的学习用具被人拿走,我就在班队活动课上讲了一个《小时偷针,大时偷金》故事,让学生深知其严重性,及时悔改。据了解效果还不错。
4、对问题学生通过活动劝导。班主任精心设计和安排某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听其“话外音”,领会其“言外意”,从而端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为了禁赌,可以在班队活动课上,组织参赌学生自编自演禁赌小品。使学生在编导、表演的过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但要求班主任制定完整的班级管理制度,还要求班主任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做到眼明,心亮,脚勤,深入班级,走到学生中去,去观察,去思考,去判断,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苗头,及时消除。只有这样,班级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