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让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李渭英 文章来源:新路湾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5-26 字体: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叫“差生”,还有一个稍好听的名字叫“学困生”。而“笨鸟先飞”是我们经典的教育理念,“为差生补课”、“提高差生的成绩”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也是为各级领导所推崇的做法。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是:全体性、全面性、个化性。学困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学困生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自身的因素。如智商低,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学习习惯不良等等原因造成的;其二是客观因素。如,家庭不和、邻里不和。其三是一些老师的“严格要求”,使很多孩子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最终沦落为“差生”。如背书,听写,作业订正,单元检测等是语文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巩固,提高所学知识,也为老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查漏补缺,但无论如何都得有分寸,应严格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对不同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严格要求不能成为变相体罚的代名词,老师的这样严格要求只能让部分学生越来越感受到掌握生字、新词是多么的艰难,很难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总是有做不完的练习,不仅练的乏味,也越来越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学困生是教育体系的产物,每个人的智力发展不平衡,有先有后,每个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环境不一样,他们的认识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兴趣不同,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当然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别,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当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二、多种关爱,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1、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就是学会欣赏。也就是对学困生的期望值要放低、常给一个眼神,一次宽容,一个扶摸,这样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学困生最缺乏的是自信,而且教师也会自觉不自觉的忽略他们,如果我们教师平时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对他们的要求适当的降低,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许他们真的会远离学困,树立学习信心。

如:本班的罗遂榕同学,是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几乎不与同学、老师交流,平时也几乎没见到过他的笑容,而且上课会做小动作,不完成语文作业,学习成绩不理想。我发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到他的家长由于忙于工作,让他几乎处于一种无人管的状态,他有什么事情也没人交流,作业不会做也没人教。所以,我首先从生活上关心他,经常找他谈心,放学后抽一些时间帮他解决学习上的难题,鼓励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感觉到在这个集体里,每个同学都是他的好朋友,老师就像他的妈妈。渐渐的,我发现他的脸上也经常露出开心的笑脸。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成绩优秀。这个学期,他的进步更加明显。作业几乎没有缺交或少做的现象,在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时候可以经常看到它灿烂的笑脸。

2、让学困生体验到成功。

学困生不是什么都不如优等生,不是没有任何闪光点,平时由于大家对他们的偏见,使他们缺少表现的机会,缺乏施展的舞台。如:在平时的语文考试中、听写中,学困生有进步了,我就及时表扬;背书有进步了,也要表扬;写字有进步了,更要表扬等等。我还举行一些学困生也能得到奖的竞赛,使他们也得到奖励。在不断的表扬中,学困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课堂上,我经常叫那些学困生回答问题,因为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犹豫不决。他们不是不会回答,而是自信的缺乏使他们没有勇气举手。他们生怕自己回答的不对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他同学都很着急,想要替他们回答。但我并不着急,耐心的等待、引导并鼓励他们,直到回答出来。虽然这样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这一点点时间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被重新唤起的自信心,是非常值得的。每当看到那些平时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自信的举起他的小手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欣慰。

3、给学困生足够的尊重。

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采取师生平等相处形式,尊重他们的人格。在平时的语言和行动中让他们感到平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比如,我班的学困生李光辉跟其他两个学生上课打闹,他反而蹬蹬蹬的走上讲台“举报”:“老师,他们两个不守纪律”。老师该怎么说呢?按照惯常的思路。

答案一:你先管好你自己就行!

答案二:你也闹了!他会说“我没闹”。师答:我看见了。这时李光辉会遗憾:唉,可惜让老师看见了,倘若老师看不见,那我不就告状成功了吗?所以,只有用蕴涵着道理的故事启发他认识错误。

于是,我不慌不忙地说:“你别急,先听我讲个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和小猪掉进了一个泥坑,小白兔爬起来说:‘小猪,你身上好脏,快回家洗洗吧!’小猪哼哼着说‘你身上也很脏啊?你怎么不洗呢?’小白兔说:‘我?我是爱讲卫生的小白兔,我身上怎么会脏呢?’ 讲到这儿,这位同学一下子就脸红了。他低声说:“老师,我懂了”。接下来的三四天里,李光辉同学确实变得懂事多了。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先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喜欢自己,容纳自己。批评要有“理”,表扬要有“度”,评价要公平共正。真正走进学困生中,做学困生的良师益友。

三、认真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⑴.声形并茂,创造想象

学生的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想象。如何利用学生的创造想象来进行语文教学呢?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中的有利契机,鼓励学困生也进行大胆的想象。如在识字教学中,一年级新课程中有两个字:“李、季”。这两个字的字型学生易混淆。如学困生会把“李”上边的“木”写成“禾”,把“季”上边的“禾”写成“木”。在课堂前,我设想:如果能为这两字型创设一个情境,通过情境形成表象或许会解决这个问题。课堂上,在我的提议和鼓励下,学生们热情高涨,出谋划策。

有一个学生为“李、季”字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木子李,禾子季”。

另一个学生为“李、季”字用加一笔、减一笔的方式去记住它们……

多有意思啊,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增加了生字的形象性和情趣性,增强了语文课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困生的想象力。我感到由衷地高兴。

⑵.运用电教,声形并茂

一篇好文章,尤其是童话故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悦耳的乐曲。脆置之不理。我觉得,利用山水、音乐、画面之间的相通之处,充分发挥电教手段中的形、声、光、色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困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执教《夏夜多美》一课时,我就利用课件图文结合来教学,先出示美丽的睡莲图片,再放出小蚂蚁呜呜的哭声,睡莲马上开出花朵,接着出示他们的对话,问清蚂蚁为何哭,然后放出蜻蜓飞来图片,蚂蚁慢慢爬上蜻蜓的身上,最后萤火虫飞来点上小灯笼在前面带路,以及配上音乐把小蚂蚁送回家的美丽画面。同时结合思想教育。这么生动的美文,如果光靠教师口头说说,很难让孩子们感受到夏夜的美。利用课件出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于是,指导感情朗读时,他们读得入情入境。我知道,在他们的头脑里,一定呈现出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可见,电教手段是帮助学困生展开想象,入境悟情,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学困生享受到了学中之乐,他们喜欢上语文课了。

总之,教师们对学困生多一份用“爱”去灌输,多一份用“心”去培育,他们就会在老师的期待、帮助下,消除心理阴影,学习上有激情,像其他孩子一样充满自信,闪现出他们特有的光彩。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