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呵护孩子般爱护我们的环境
记得在上次写环保征文时,一位学生说道:我们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眼中的泪水,最后的一片青叶,成为我们盘中的青菜。是的,在强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正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顺应时势,我们在学校阶段就应该加强环保教育。像呵护孩子般爱护我们的环境。
那么在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环保教育,通过哪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成为一个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校,结合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创新出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教育,创造氛围。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特色。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将使人类生存无法持续。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倡导和实施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多富裕,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因为地球是我们从后代受手中借来的。当代人的经济尺度根本无法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真正的价值。
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行为。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因为你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毁掉后人的生存根基。
在我们学校,节约资源同样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在一所一千名师生的学校,仅仅每个月的电费要1300多元,一年就要10000多元,也就是说一日电耗在80多度,这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我们在学生当中深入开展了节约水电教育,规定了使用水电的要求,各班安排了管理电灯开关的人员,并进行了培训。使班级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及时开关电灯的习惯。在老师当中,也形成了自觉节约水电的意识,每天早上前往厨房打开水以成为一道风景线。对各个办公室电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运用电脑的自动待机功能使电脑在不用的情况下能减少能耗,同时,提高及时关电脑的意识,少用电脑聊天。
四、认真做好课内教育。
1、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教师能够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2、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学校每周晨会课安排环保教育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充分利用环保日,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环保教育。要求每班每学期最少进行两次环境教育专题或渗透教育。
4、认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各年级教思品、科学、社会、劳动的教师,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写一篇教案,上一堂环境教育研讨课,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教育水平。
五、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各班都以班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有相应的活动内容及辅导教师,能够定期搞好环保活动。“环保组织”是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设置的活动方式,这容易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参与意识。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因为对其活动方式或活动内容感兴趣而自愿加入的。对在该组织中学习环境知识自然会充满乐趣。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改“被迫接受”为“自觉学习”,对环保行为的养成也容易变得主动、自觉。“环保组织”中孩子们都是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孩子们对自己所选想学的东西,自然会投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也就更佳。再则,每个环保组织都拥有其独特的管理机构,设有一个个对孩子来说充满诱惑力的岗位。这些岗位正是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体验的最佳载体。而据专家考证,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体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核心是情感,其结果往往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环保组织正好能促使环境教育摆脱缺乏深层内化的困境。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定期绿化除草,翻地松土,防涝抗旱,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
(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
(2)、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进行水质调查,寻找污染源,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我们学校通过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了环保教育活动。例:2006暑假“星河小队”开展了“我们的朋友在哪里”野外探索活动。他们对冬天里小动物生存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请教村里经验丰富的农民和城里农科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一篇《我们的朋友在哪里》的科学考察报告,分地上,地下,水中和空中四个方面记录了家乡小动物的生存地点,大致数量与生活习性,从中学习了许多科学探索的本领,培养了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和环保的意识。
寒假结束之后,在每个双周的周末,“星河”小队的队员们都集中活动。围绕“我们的朋友在哪里?”这个主题继续开展调查活动,并制作了许多动植物的标本,写了许多观察日记,以实现更大的目标:“让我们的身边充满大自然的声音!”动物保护计划。
4、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并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了"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的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3)、6月5日,环境日。少先队开展了保护环境的专题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
通过种种活动,创新了环保教育的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真正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成为具有环保观念的一代,为我们的国家,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人的坚实的意识基础。
那么在学校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环保教育,通过哪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成为一个我们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校,结合发达地区的实践经验,创新出一些可行的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加强教育,创造氛围。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校的特色。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调整花木布局,搞好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创设文化氛围,使学生从中了解花木具有消除和抵抗污染的特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制作宣传标语,规范师生绿色行为。严格执行检查监督制度,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创设美丽清新的校园环境,形成环境教育氛围。
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只要我们改变既浪费又污染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改善环境,减轻地球的负担。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将使人类生存无法持续。
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有责任倡导和实施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无论你多富裕,都无权挥霍地球资源,因为地球是我们从后代受手中借来的。当代人的经济尺度根本无法体现生态环境资源真正的价值。
节约,在这里不只是经济行为,也是一种环保行为。你会因关心地球、关怀未来而受到尊敬。挥霍,不再是体面与荣耀,而是自私和冷漠,因为你为了自己的享受不惜毁掉后人的生存根基。
在我们学校,节约资源同样成为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在一所一千名师生的学校,仅仅每个月的电费要1300多元,一年就要10000多元,也就是说一日电耗在80多度,这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我们在学生当中深入开展了节约水电教育,规定了使用水电的要求,各班安排了管理电灯开关的人员,并进行了培训。使班级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及时开关电灯的习惯。在老师当中,也形成了自觉节约水电的意识,每天早上前往厨房打开水以成为一道风景线。对各个办公室电脑的管理进一步加强,运用电脑的自动待机功能使电脑在不用的情况下能减少能耗,同时,提高及时关电脑的意识,少用电脑聊天。
四、认真做好课内教育。
1、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教师能够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2、认真上好环境教育课。学校每周晨会课安排环保教育课程。教师能够做到三有: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使学生初步掌握环保知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3、充分利用环保日,通过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环保教育。要求每班每学期最少进行两次环境教育专题或渗透教育。
4、认真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每学期各年级教思品、科学、社会、劳动的教师,认真开展"三个一"活动,写一篇教案,上一堂环境教育研讨课,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教育水平。
五、认真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1、各班都以班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有相应的活动内容及辅导教师,能够定期搞好环保活动。“环保组织”是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设置的活动方式,这容易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参与意识。组织中的成员都是因为对其活动方式或活动内容感兴趣而自愿加入的。对在该组织中学习环境知识自然会充满乐趣。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改“被迫接受”为“自觉学习”,对环保行为的养成也容易变得主动、自觉。“环保组织”中孩子们都是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孩子们对自己所选想学的东西,自然会投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也就更佳。再则,每个环保组织都拥有其独特的管理机构,设有一个个对孩子来说充满诱惑力的岗位。这些岗位正是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体验的最佳载体。而据专家考证,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体验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的核心是情感,其结果往往是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感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环保组织正好能促使环境教育摆脱缺乏深层内化的困境。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积极开展“筑起一片绿色天地”活动。定期绿化除草,翻地松土,防涝抗旱,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环保宣传、调查、监督活动。
(1)、组织学生对附近街道、村庄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绿色行为。
(2)、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进行水质调查,寻找污染源,并写出调查报告。
在我们学校通过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了环保教育活动。例:2006暑假“星河小队”开展了“我们的朋友在哪里”野外探索活动。他们对冬天里小动物生存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查找资料,请教村里经验丰富的农民和城里农科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一篇《我们的朋友在哪里》的科学考察报告,分地上,地下,水中和空中四个方面记录了家乡小动物的生存地点,大致数量与生活习性,从中学习了许多科学探索的本领,培养了爱护小动物的情感和环保的意识。
寒假结束之后,在每个双周的周末,“星河”小队的队员们都集中活动。围绕“我们的朋友在哪里?”这个主题继续开展调查活动,并制作了许多动植物的标本,写了许多观察日记,以实现更大的目标:“让我们的身边充满大自然的声音!”动物保护计划。
4、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1)、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植树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并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2)、4月22日,地球日。少先队开展了"热爱我们的地球妈妈"的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3)、6月5日,环境日。少先队开展了保护环境的专题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5、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开展回收废电池,减少污染,变废为宝,节约资源活动。
通过种种活动,创新了环保教育的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真正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成为具有环保观念的一代,为我们的国家,为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人的坚实的意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