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十一团”研修体会——话说“种子课”

作者:钟芬芳 文章来源:云峰中心学校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6-06-06 字体:

最近,有幸聆听了俞特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深深感受到了“种子课”的魅力。

种子课,生长的课堂。如果将某一知识系统作为一棵树,这棵树的生长过程表现为若干节“课”,那么,一定有一些课需要“莳也若子”,充分理透脉络;一定有一些课可以“置也若弃”,让学生充分自主。“莳也若子”的课,通常处于起点或节点,谓之“种子课”。“置也若弃”的课,通常处于点与点之间,谓之“生长课”。

种子课,为了每一个人的生长。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生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种子课就是合适学生生长的条件之一。

俞特在演绎《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没有使用炫丽的课件,没有给学生很重的负担。只准备了用以直观理解的教具——“圆形大饼”。从通俗的生活语言:两个­、一个、半个、小半个、小小半个……迁移到精确的数学语言:2个、1个……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俞特始终围绕着“平均分”展开教学,把“分数”“平均分”这颗种子深深的烙在孩子们心中。

有一句话说得好:“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种子的力量在于生长,在小学数学中,每一块知识都可以描述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内在联系,如果将这种内在联系的延续性视为生命过程,那么,“种子课”是可以改善我们的数学学习的。只要有心我们的教学也会生发出更多的例子,让种子更茁壮地成长!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