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重新定位,再做“主任”——《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后感
拿起《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这本书时,就被书名深深地吸引住了。当班主任还能有滋有味吗?她又是如何做到有滋有味的呢?想想自己的班主任史,着实不能和“有滋有味”搭上边儿!十年的班主任生涯,让我变得神情憔悴,形如枯槁,像一个个随时待命的消防队员一样,哪里起火了,就往哪里狂奔,不管三七二十一,操起水枪或者灭火器就是一阵扫射。很多时候,不仅没有成功灭火,反而引火烧身,被学生气哭了,被家长投诉了,被领导批评了。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带着十分的兴趣,看完自序,不禁感叹这是一位小细致、大智慧的班主任。原以为只是简单的说教,可是还是怀着好奇心读了下去,不想书中的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个个小案例深深吸引了我,顿时发现,原来班主任工作真的可以做到有滋有味,也不难看出班主任生活在郑老师眼里真的是有滋有味的。在细微处用心,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将班主任工作变得生活化,而生活不是战场,没有冷漠的硝烟,没有无谓的牺牲,没有一开始就决定好的结果。
书中关于班干部的建设的方面的内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今年,我带的是六年级毕业班,自开学我就转变了以往的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从班级中找出有能力有担当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之中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形成以班干部为主体,班主任老师配合的局面。虽然没有出过什么大的纰漏,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郑老师的“三处着力,给力班干部”通过三点来加以介绍,给了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讲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合理设置岗位这方面,郑老师的做法是设置班代会,非班委阵营集中设置相应岗位,每人认领一个岗位,最后班主任统筹安排,既民主又集中,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让每位同学有一展身手的平台,通过这个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看来以后在班级管理方面应该让每一个同学都发挥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建设中来,而不是只靠那少部分的班干部,这也就是以前班长找自己抱怨事情太多,副班长抱怨没事干的原因,既然作为班级的一份子,让每一名同学都有主人翁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班级管理最狐妖的内容。
二、评选班干部方面,我一向采用的是民主集中制,可能有些方面还是不够细致,还会出现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专制吧,会出现学生临阵甩包袱,会告诉你这又不是我想干的是你让我干的局面;民主吧,可能又会出现那些号召力强但是品行不端的人担任班干部;如果认命吧,会形成不健康的班级氛围;不认命吧,可能会被学生认为班主任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郑老师的做法让我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在班干部任命方面主要采用三点,首先,班干部的任命要体现班主任的意志,班主任要提前介入,以木匠的眼光看学生,要适时观察用心点播。其次,要深入群众,明察暗访,察人于微,通过细微之处寻找学生的优良品质,并不断地把这种优良品质反馈给学生。最后要尽可能的体现学生自己的意愿。
三、帮班委树立威信。不可否认,一个得力的班干部是班级的幸事,他既能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又深得人心,可问题是一个班委不可能集所有英才于一身,这就依靠班主任的指导与培养,书中通过孔子分粥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故事中说的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在煮粥的时候,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连忙用汤匙捞起,正想把脏东西倒掉的时候,忽然想到一锅之饭来之不易,于是把那勺粥吃了,刚巧孔子走进来以为他偷吃批评了他。经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作为班主任也是如此,我们平时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全部,也许我们有时候会急躁的看到片面就去批评学生,最后导致的是学生不开心老师不满意,班干部生活在学生之中,他们看到的比老师要看到的要全面,所以说一个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帮助老师干很多事情,可以更好的管理好这个班级,要想让班干部当好自己的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为班委树立威信,同时也是提升班主任的执行力,而班委树立起威信后,最终能反哺班级。
通过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全班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于是班主任可以脱身出来,又可以多几分悠闲自得。
通过读郑老师的这本书使我的思路逐渐清晰,让我对自己的教育感悟有了一次平静的梳理。郑老师的一些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重拾勇气和信心。这本书使我在班主任工作面临瓶颈时期,困顿和迷茫的时候,感受到了鼓舞和勉励,看来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更关心日常教育,放慢自己的脚步,用心体会和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同学生一起成长,看来在以后开展日常管理过程之中经常翻看一下郑老师的这本书,会得到很多的启示,将适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做法带到班级中去,相信班主任过的是比较烦恼还是比较有滋味完全取决于班主任自己,班主任当的有滋味了,相信学生过的也会比较有滋味,班级管理也会呈现净净有条的局面,既然这是自己不能摆脱的工作,被动接受还不如主动的去面对,所以说还是让班主任当的有滋有味起来吧,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有滋有味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