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第三次集中培训体会
4月16-18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新教师第三次集中体会,此次培训形式更加丰富,包括外出参观学校、观摩教学、课堂授课、名师面对面解答问题,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一、养成教育的成功才是教育的成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小学教育中最主要的并不是学到了多少的文化知识,认识了多少字,会做怎样的数学题而是能否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间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运动习惯。4月17日参观的缙云长坑小学就很好的将学生的习惯培养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有限的场地内呈现丰富多样的课间运动,活泼有爱的教室环境,干净整洁的寝室,选择多样的兴趣活动,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的事情,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队伍同心协力,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指出,对好习惯的加强。选用多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像长坑小学的上山劳动、兴趣小组活动等活动,从而让学生们更快的记住这些将使他们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二、“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4月17日下午我们参观了丽水市特殊教育学校,并现场观摩了一场数学课。且不论教学水平如何,授课老师耐心的教学过程,始终微笑的面容,每每想起来仍让人感动。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被上帝薄爱的孩子,但在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给了他们满满的爱,让这群孩子也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感受到生活的阳光。课堂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情的孩子设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注重练习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举的例子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教室中能够找到的。针对低幼儿童注意力不同长时间集中和好动的性格特征,设计了很多课堂活动,在学习中玩乐,在玩乐中学习知识。最后孩子们基本都达到了“认识数字8”的教学目标。由此我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水滴石穿,再难教的孩子,用你的耐心、爱心、细心,总有一天会有收获。这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给自己不断的加油,解压,更要注重从教育的细节入手,慢慢渗透。
三、“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句话是我们学校教科室主任在新教师面谈时提到的,结合自身教学以来的情况来看,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定是以教授内容的确定为前提和基础,如果不知道要教什么,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是什么,即使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先进的、有趣的、多样的,也可能会是无用功,因为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往往就没掌握。“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同样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不同的学生情况不同,所以应该分而治之。比如对于学困生,我们应该要明确一再强化“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目的”这个目标只会引起学生反感,甚至是厌学。对于这类学生我们应该淡化要他学习,多从细节,从日常生活去关注,简单来说就是不直接谈学习,谈生活,谈兴趣爱好,让这类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建立“要我学习不是老师的唯一目标,老师也会关心我们学习以为的事情”这种概念,慢慢的学生会和老师亲近,自然而然老师教的课程也会学。
这次培训也是最后一次新教师集中培训,很感谢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三次培训,让我们这些新教师能以最佳的状态融入工作,也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这三次培训也将成为我教师生涯中一次非常宝贵的经验,我将以此作为一个起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努力,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