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浙江小学数学专场学习体会
一位哲学者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在于他和谁同行。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宽阔的视野,应该认识一些名家大师,应该阅读一些经典著作,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有幸让我有了这么一次近距离领略大师风采的机会。
2012年12月13日下午,我和遂昌县的老师一行12人,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参加了“千课万人”浙江小学数学十年改革获奖课例展示会。本次活动,历时4天,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多位数学教师、教研员怀揣着对数学的信仰、对教育的使命以及对学生的责任和许多名师共同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四天的学习经历,让我从中领略到每位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底蕴,精湛的教学艺术,高位的教学理念。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一位位大师的精彩讲座,一节节课堂教学的精彩演绎,如同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如同清澈的甘泉滋润着我,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想,先从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一课说起,她的课上全场听课教师四十分钟一直都是静静的,即便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整个会场静得似乎只剩下上课教师与学生。层层叠叠的思考,让孩子们畅游在思维的海洋,他们在课中碰撞提升,用高举的小手表示参与的激情,用稚嫩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对于数的独到理解。整节课构思大气,组数、看珠写数、看体说数以及感受1000有多大等简要的学习环节便构架起学生对于千以内数的深刻认知,教师细腻精妙的处理不仅有效地进行数形结合,也将猜想、推理等思维方式渗透其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刻,同时又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江老师的课是朴实的,这份朴实因为接地而感染着我;她的课是扎实的,这份扎实因为关注学情而显得格外到位;她的课是深刻的,因为对于课标、教材、学生的多维解读而突显出数学学科的独有特质。
再来说说雷子东老师的«分数的意义»,在他的课上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课堂成功的第一要义”这句话。课刚开始,雷老师就问学生:“今天谁来上课?谁来改作业?”学生回答:“雷老师和我们!”通过问答让学生明白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讲解1/4这个分数的意义时,非常有创意,也很大胆,完全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而且在课上的教学素材全都来自学生,比如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4时,展示的都是课前从学生那里搜集来的资源,有线段图表示的,有画图把苹果平均分成4份的,还有“我的想法是最好的”这句话分成4份的,各种创意的想法都有。对四分之一演绎得滴水不漏,关注学生关注生成,正如雷老师自己说的“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学生的精彩成就课堂的精彩。
又如陈昕老师执教的«秒的认识»,环节精心设计,幽默风趣的语言更是让整个会场不时发出赞赏的笑声。陈老师在课堂上能灵活调控问题收与放,而她把“放”放在关键处,如12秒是怎么看出来的?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有的是1秒1秒数的,有的是大格小格数的,还有的能提升到数学计算。这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示,引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进一步的发展。又如在10秒的体验处,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准确估计时间过去10秒的,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关键在于准确把握1秒的节奏。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但教师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合理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短短几天的学习,收获颇多,真是“听君几节课,胜读十年书”。课已尽,意犹存。我将以名师为榜样,带着一份执着、一份信念、一种精神,在教育之路演绎自己的精彩。
一次又一次精疲力尽的奔跑,最终会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喜悦。是的,当你尽全力奔跑时,不见得能超越别人,但你一定可以超越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