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
案例:
铭铭小朋友聪明,但有股子倔脾气。如果他做错了事,你让他当时认错,那绝不可能。
有一天入园时,班上的小朋友都到齐了,分组在玩玩具,只有铭铭一个人迟到。铭铭的妈妈把他送到教室门口,我说:“铭铭今天迟到了哦。”便过去牵着他的手走进教室,铭铭先是在屋子里跑了一圈,然后去玩具柜拿了一筐玩具,往地上一撒,双手背在身后,看着我,那样子好像是说,我给撒了一地,看你怎么管我。我当时分析,也许他是和他妈妈怄气,嫌送的晚了;也许是生我的气,当着所有小朋友说他迟到;我想,如果我让他马上把玩具捡起来,他不肯怎么办?于是,我主动捡起地上的玩具,边捡边说:“铭铭,是不是考验老师愿不愿意帮助别人捡撒在地上的玩具?老师当然愿意。”这时,铭铭跑到门口,站在妈妈身边,看着我把玩具捡完,放回原处。我有意识地看他一眼,投给他一个微笑,又走到门口。铭铭的妈妈向我点了点头,我笑着点点头,让她回去,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家长回家了。上午,我没有追究任何事情。
下午游戏时,有的小朋友把玩具雪花片落在地上,我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铭铭说:“你一定会帮助小朋友捡起掉在地上的雪花片。”铭铭看着我,不做声。过了片刻,他真的去做了。我特别高兴,因为做思想工作的时机到了。我走到铭铭的面前,说:“你真好。早上我帮你捡玩具,现在你帮小朋友捡玩具,你能告诉我,早上为什么把玩具撒了一地吗?”铭铭说:“妈妈不早点送我上幼儿园。”我说:“你看,我还真猜对了。要是我猜错了,就该批评你不爱惜玩具了,那你多委屈呀。以后,就应该会把自己心里的事情告诉别人,你知道要是我会怎样做吗?”他摇头。我说:“我会说,妈妈明天您早点送我上幼儿园。你说是不是这样好?”铭铭很认真地点点头。事情解决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再也没见铭铭发过倔脾气。
分析:
想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试想,如果我在铭铭的妈妈面前对铭铭的“挑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给他一个下马威,那下午,铭铭会顺利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吗?
不给铭铭发脾气的借口,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铭铭,我不接你的招儿,我不仅不发脾气,还帮你捡起玩具来。我给铭铭树立了榜样。下午,我再要求铭铭去做的时候,铭铭才会去做。待时机成熟了,我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告诉他有比发脾气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对孩子的一些不当的行为,不袒护,不迁就,但又针对孩子的心理,采用适宜、恰当的教育方法去纠正。因为我知道,用真情实感染一个孩子;孩子就会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与帮助,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