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星期一现象
每到星期一的早上,总会有比平时多一些人的家庭作业,不是忘了写,就是少写了;不是没有订正,就是乱订正一通,作业的质量远不如在学校学习期间完成的效果好。
一开始,我以为这可能是我班上的个别现象,可能是由于我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所以有一些孩子很随意。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根本不是这回事。每到星期一早上,办公室总会出现这个小组长向老师汇报某某学生未完成作业,那个学习委员向班主任报告什么人什么作业又没写好。一个早上你能听到不同学科,不同班级关于作业未完成的事,这些未完成的人远远多于平时学习期间的人数。
为什么学生在周末完成的作业如此低效呢?我开始考虑这个看似非常小,却又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综合分析这一特殊现象,我想可能是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一、从那些经常在星期一不交作业的学生来看,大部分都是一些年龄小,或年龄不小但给人看上去不是很懂事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也表现出一种“掉链”或比别人慢几拍的感觉,总感到他们心智发展水平比同龄的其他孩子要低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要差一些,相应的在学习上主动性与自觉性差一些,自然,周末回家后的作业就很难有好的效果了。
二、虽然,现在读二年级了,但相当多的孩子还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诸如按时完成作业,自觉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学习习惯却从底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试想,一个平时对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孩子,他能自觉、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三、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很多孩子在学校他能很快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但如果是相同的学习任务放在家里,他却很难主动去完成,往往是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每学期的假期作业就是一个典型。
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有一定的规范,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得不遵守这些规范,但一回到家中,很少有父母能与学校对孩子的要求接轨,往往又另立一套,这另立的一套又往往与学校的要求冲突。时间一长,就出现孩子在校一套,在家里又是一套,自然就出现了平时作业没问题,一到周末作业就出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现在的孩子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缺乏一种责任意识,对待学习也是如此,他们把学习看成是为父母在完成工作,没有意识到这是作为一名学生应尽的责任,这种无责任意识的学习自然是随意的,可有可无的,作业自然也就可做可不做。如果一个孩子有了责任意识,他面对学习问题,不仅能主动去学,还可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是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当前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交给了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他们不需要做什么了。其实,这是当前家庭教育中最大误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事,更重要的是家长的事,如果家长与学校之间不建立起协调的联系,不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不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孩子的教育很难有好的效果。因而,学校与家庭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便家、校之间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我让学生准备一本专门记录家庭作业的本子,让学生把每个双休日的作业都记录下来,做完一样作业后在后面打钩,全部都做完后让家长检查并签名,一则是让学生清楚双休的作业,不会漏写,二则是让家长帮忙在家能督促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