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蒙大拿的早期教育指南》学习体会

作者:周芸 文章来源:示幼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2-03-30 字体:

《蒙大拿的早期教育指南》学习体会

刚刚拿到《蒙大拿的早期教育指南》时,不知道这蒙大拿是哪儿,属于哪个国家,更不知道他们离我们有多远,教育的差距有多大。从字面上理解,还以为是加拿大的一个地名呢,上网查询了一翻才知道原来蒙大拿是美国的一个州名,蒙大拿州又被称为“大天空之州”(Big Sky Country)。拥有6所公立大学及学院、3所私立学院、8所社区学院、外語学院及777所中小学。

匆忙中迅速地浏览了一遍《蒙大拿的早期教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留个我的最初印象是八个字:全面、明确、案例解析。

全面,是因为《指南》含盖了创造性艺术、语言和识字、数学与数字、科身体健康和发展、科学、情绪发展、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等八个领域的全方位,广博而完整。

明确,是因为《指南》明确地告知这份《指南》应该被用来做什么,不能被用来做什么,我们可能看到儿童什么样的表现,成人可以怎样做等等,并借助案例针对每一个领域的指导要点进行举例说明。

案例解析,《指南》中每一个指导要点下都有一个相应的案例。有形象生动的案例,这让研读的人更容易理解,不那么枯燥乏味,同时也说明,这份《指南》不是凭空想象的,不是脱离实践的纯理论,而是从实践中来的,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产生的,是对实践的总结、提升和规范。

再次静静地坐下来细细品读,慢慢体味其中的精髓,让我又有了新的认识。此时,出现在脑中的关键词同样是八个字,但这八个已经变成了:权利、个性、鼓励、允许。

权利,《指南》总是强调保护所有儿童的权利;

个性,《指南》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鼓励,《指南》鼓励儿童的自主探究;

允许,《指南》允许有等待的时间、发展的空间。

一、保护所有儿童的权利

在指导原则中,从基本需求到大脑的发展,从儿童发展专业知识到文化,从适合的发展实践到道德,从家庭参与到全纳,从终身学习者到游戏,从政策制定到学校预备等方方面面,无不提及儿童的权利:“所有的儿童有权力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所有的儿童都有权力认识到其早期的经历和意识到其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有的儿童有权利期待他们的早期照顾与教育人士有坚实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所有的儿童有权力期待在早期照顾和教育阶段,他们的家庭、社会和家庭生活是被尊重的;所有的儿童有权力被照顾并且以适合的发展方式接受教育;所有的儿童有权力被照顾和在道德的保护下接受教育;在儿童的关注和教育的各个方面,他们有权利融入到家庭中;所有儿童有权力需要支持、资源和服务,并且在早期教育的设置中,需要积极和有意义地参与;儿童有权力终身学习;所有儿童有权力把游戏当作是一种有价值的学习工具;所有的儿童有权利通过在社区、州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者得到支持和保护;所有的儿童有权利期待会满足他们的需要的公立学校系统,尤其是幼儿园教室”……可见,儿童的权利在他们的眼里是何等的尊贵和重要,一切的工作都从权利出发,以权利为基础。只有当我们真正把儿童的权利作为发展教育的第一位要素来考虑的时候,儿童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有保障的教育,而不会把学前教育阶段视为可有可无的发展阶段,学前教育也不再是基础教育的延伸,而是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指南》中,很人文、很委婉地指出:“允许儿童有机会和用材料来饰演不同的成人角色(男或女);提供可以代表不同能力(轮椅、拐杖好盲文)的道具。” “限制使用负面指令。”“稳定地满足儿童个体的需求。”……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他们详尽地把所有儿童的权利都放在平等的位置来对待,尊重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是正常的儿童还是残疾的儿童。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被尊重的平等权利。

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

蒙大拿的早期教育除了关注孩子的权利同样也很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正是由于每个孩子的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因而个性的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和呵护。可以说,美国的个性化教育教学是世界公认的。各学校都非常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个性,促使每个教师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色、风格,并以教师的个性魅力去感染孩子,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他们力求每一个活动,孩子都积极参与,都能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积极提倡成人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辩论。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对孩子创造性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关注幼儿的权利和个性的发展,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但由于人数众多,无法满足个性需求,即使能关注个别差异,但仍然不能实现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开展集体教学中更是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很多孩子原有的个性化的东西也在整齐、统一的集体教学中逐渐被抹杀,成了一种悲哀。这一点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关注和思考。

三、鼓励儿童的自主探究

蒙大拿的早期教育还极其注重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鼓励孩子的自主探究。《指南》要求教师“不打扰儿童用自己的方式调查和感受艺术品。”“许可儿童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他们的发现,形成多样化的结论。”“像一个指导者和促进者一样,通过书本、家长、朋友、专家和野外考察等方式,帮助儿童发现答案和信息。”“提供儿童各类的物质材料和物体供儿童通过自己的感觉进行探索,对他们的发现进行提问。” “提供各类物质材料以测量事物(回形针、帮冰棍、砖块、积木)”“提供各类工具(温度计、计算机、天平)以学习和解决问题。”“鼓励基于学生问题和预言的自发的实验”“在儿童继续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时,提供帮助。”……可见,教师要做的仅仅是鼓励和提供一定的支持。鼓励孩子从自己的探索和经验中去发现,鼓励孩子提问题, 鼓励孩子形成各自的预言, 鼓励每个孩子都可以有不同的探究发现,进而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形成结论、解决问题、交流结果。在这些鼓励中,有益地培养了孩子大胆发现问题、形成预言、动手实践、分析问题、形成结论、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能力,或许可以说,这就是孩子自主探究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的鼓励和适当的支持就是最有效的隐性教育。

四、允许有等待的时间、发展的空间

由于每个孩子已有的发展水平不同,知识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发展的速度参差不齐,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因此就势必会造成一次又一次的等待。而每个个体在接受新事物时都有一个经历的过程,同样需要成人给予等待的时间,允许孩子有充分发现和学习的时间,从不会到会,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会到会。在这一点上,《指南》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反而多次指出“允许儿童拥有发现和与他们分享的时间。”“允许儿童有探索和发现的时间。”“允许儿童有发现的时间。允许,这个词在该《指南》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它代表着人性化的认可,这不仅是尊重孩子权利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孩子发展规律的尊重,是对孩子年龄特点的了解和认同,同时也是对孩子人知过程的一种理解和接纳。允许孩子有等待的时间,允许孩子有发展的空间。

当然,《指南》的精华不仅限于此,它还把话剧元素的相关学习纳入到语言学习的范畴中,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还非常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情绪发展,关注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关注孩子的身体发展与健康等等。

以上是我个人对《蒙大拿的早期教育指南》学习的点滴粗浅的理解和体会,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