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县领雁工程赴杭州学习考察报告

作者:施伟敏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2-30 字体:

1219 —— 1224 ,县“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黄惠祥书记的带领下,赴杭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我们听取了多位专家的报告,如省功勋教师原学军小学校长杨一青,西湖区进修学校王曜君校长、崇文实验学校俞国娣校长、保俶塔实验学校唐跃华主任,同时还实地参观了采荷三小、采荷中学、青春中学,听取了各校的经验介绍。下面我就这次考察汇报如下:  

一、作为管理者是需要前瞻性、思想性的  

杨一青校长的十六字理念“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让我记忆最为深刻,能够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这样的教育思想,真是不得了。学校是一个整体,各个科(部)室、班级也各自构成一个整体,各科教师、各个学生自身也都形成一个各具特色的整体。有了这种整体思考,就有了全局观念,有了统一考虑。如果将学校班子视作一个整体的话,就会考虑班子人员思想、才能的多向性,班子之中应该既有视野开阔的“思考家”,也要有埋头苦干的“实干家”,也少不了游刃有余的“外交家”。如此才能各施其才,达到1+1大于2的理想效果。杨一青校长提出“和谐关系”理念的时候,想想我们现在都在讲“和谐”,不得不佩服他的前瞻,他的水平,当然他那时说的和谐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和谐。  

二、班级是需要“经营”的  

 王曜君校长是一位富有哲学思想的老师,这是我听后的感受。根据安排,王校长给我们讲的主要是班主任工作案例,刚开始我们还觉得怎么安排这样的内容?结果到最后我们都觉得还听的不够,希望他还能给我们再讲讲。作为一位特级教师教学方面自不必说了,想不到王老师班主任工作也是这么的出色和与众不同。他用了一个词叫“经营班集体”,“经营”二字体现了王老师的智慧与细心,班主任不能活在自己的生活里,而要活在学生的世界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学生当中,才会有好的结果。王老师提出一种说法,我把它理解成理论,即“推、拉”理论:也就是说班主任的作用是在前面拉好呢?还是在后面推好呢?很明显是后者。但我们在平时工作中,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是在前面拉,越拉越累,越拉后面掉队的越多,而推呢?只要负责把最后一名看牢、盯住,那整体就好了。王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我记忆很深刻:他说大型考试结束后,到办公室问成绩的学生,他只要听学生是怎么问的就知道是不是他班里的,学生问我自己多少分的肯定不是,问某某某(他班里最差的)考到多少?肯定就是王老师班的。还不止这些,比如如何树立班级目标,本来我们都以为很空洞的事情,结果他给我们讲的一个案例,就是他自己班怎样树立班级目标的,实在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真是叫“经营”班级啊。好好学吧。  

三、 管理是需要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的  

杭州崇文实验学校俞国娣校长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心理学在管理中运用,当然她自己不是这样说的,她讲的课题是《中层科室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但听完报告后,我总结起来就是心理学是可以指导我们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案例1:集中全体中层,开展寻找“发光点”的活动,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头脑风暴”,具体如下:   

1、写姓名,找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纸张张贴。  

2、写同伴的优点(一人一条,裁下来)  

3、发言:自由说(边说边贴)  

每个人发言不超过8分钟。8×9=72分钟  

导师自由发言,可以对熟悉的人写优点。  

4、总结:我们收获了这么多优点,把它珍藏在心里:  

1)与生俱来的(感激父母)  

2)学习、生活、工作经历造就的(感谢师长)  

3)现在的伙伴发现的  

4)自己苦心经营、努力追求的。  

说一点感想 1人一分钟) 9分钟  

5、请导师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1)对这个活动 (2)对班子、对我们的评价(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时间不限)  

活动好处:1、统一价值观,使团队有共享的价值观。(每一个人的有点概括中可以分析出来。)  

2、学会悦纳别人,不要唯我独尊  

2、让同伴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案例2:是他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团队游戏课》,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有意义的课程。有个“20元”游戏,叫一年级全班同学每人拿20元钱,到超市买礼物,送人(家长、老师或自己),但必须控制在20元内,结账时有余的就捐到爱心银行。这样一个团队游戏包含了多少内容:20内加减法、感恩、爱心、生活实践、生活习惯……  

四、发掘学校现有资源 充分挖掘教师潜力  

师徒结对我们都有,但杭州的学校他们的师徒结对,却不是这样的,一徒多师、一师多徒、徒弟可以找老师,老师也可以找老师。当然这些必须有相关的制度跟进才有用的,其实我们也可以尝试去这样做。平时我们经常会讲到很多老师等评上了中级职称就没有动力,也没有上进心了,各方面工作也越来越不行了。其实我们可以在学校内部创设一些平台,让这些老师重新获得动力。比如:采荷中学在校内针对各个层次教师设立校内奖项:新教师的“三新奖”,中坚教师“三鹰奖”、中老年教师“百花奖”,让每一个层次的老师都有奋斗的目标。再比如青春中学每年为教师创设平台:教学活动设计大赛、学习过程评价大赛、教学案例大赛、创新命题大赛、教育智慧大赛、课堂引入大赛,每年做一个,每年做一个精品,每年教师都有收获和提高。  

五、反思自己  

走了很多、听了很多、看了很多,心动了好多,想了也很多,最后是我们应该怎么办?我想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制度,突出考核的激励功能。学校许多制度的建立,更多是着眼于规范教师的行为。制度操作方面,有浮于表面、不够深入的情况;监督方面,相关科室表面工作多;评价方面,负面的、惩罚性的体现的多,而正面的、激励性的则体现的少。这样的考核起不到一种正面引导,弘扬正气的效果。考核奖励,如果不能很好地体现,多劳多得,多效多得的原则,则日久天长,必然会形成教师厌于做事、不好好做事的风气,学校自然也会变成一盘散沙。  

第二、拓宽校本科研的视野。采荷中学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学校科研是什么——力求“高起点、低重心、准落点”;学校科研研什么——“问题就是课题”,聚焦一个中心(课堂教学),谋求两个重合(教师问题、教师深层培训)。该校校本研训有专题讲座的形式,但更多的是确定主题的研训活动。借助参与者的力量,采用互动体验的形式,使教师们保持高度参与性,在参与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这类主题研训活动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互动性高,是教师专业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三、教师培训要立足学校,途径要广,形式要多样化。培养了教师,就是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比如说:崇文实验学校、采荷三小、青春中学、采荷中学每所学校都有严格完善的教师研训制度:新教师研训制度、新加盟教师研训制度、三年内教师研训制度、中坚教师研训制度。如采荷中学的做法:暑期老师在家中写论文,学校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会请省市区教研员,杭师大、浙江教育学院专家教授评比学校教师的论文、课题,同时对校级获奖论文提出修改意见。经老师修改后的论文推荐参加区论文评比,获奖率非常的高,教师非常欢迎。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只有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实施教学环节监控,提高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加强教研,提高课堂有效性,那么,办学的成效自然会凸显出来,学校就能顺利走上和谐发展之路。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