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有感于张寿松教授的《真实的基础教科研》

作者:朱日强 文章来源:湖山中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1-30 字体:
在本次县领雁骨感教师培训会上我非常有幸的临听了张寿松教授的讲座,张教授以他独特的风格和大家讲解了《真实的基础教科研》一课,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教科研上的独特见解和风趣的语言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下面就把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张寿松教授的讲座题为《真实的基础教科研》。他主要阐述了一线教师,尤其新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积累素材开展教科研的观点。提出了“三轮备课法”,即一位新教师前五年大量的时间要用在教学上,记录和反思课堂;中间五年,教学与科研时间化得差不多;后五年,自然科研时间大于教学时间了,教学也更轻松。五年一轮,逐步扎扎实实地提高教科研能力。其中备课是教学的关键,前五年,新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而且备详案。然后每上好每一节课,在备课本上划出成功之处,记下不足之处,反思作业中的错误并记录。第二轮备课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不足之处,其它的不用再抄写。这多年的备课本上的反思与记录,就是最好的论文材料。张教授的观点非常实在,但就目前的形势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张教授还向我们推荐了真实的基础教科研的好方法:一是“撕”。他说平时拿到一本杂志一本书,先看目录,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撕下来装到一个档案袋里,不同的话题、内容分别装在不同的袋子里,一段时间后,或者自己什么时候对某一个话题有些想法了就将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仔细研读,说不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也许论文也就写成了。听他讲起来似乎也不难做到,虽然一本书就这么“撕”有点可惜,但复印一下还是可以的。二是从学生的错误中做研究。他说如果能坚持将学生每天的作业错误、试卷错误记录下来那将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三是从备课中研究。
另外,张教授也提到了“教师越老越不值钱,而医生越老越值钱”的问题,他的看法是“这样的教师一辈子在教科研门外”。换句话说,教师只有先做好扎实的教学工作,再在教学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教科研,并走向科研型的教师,才能“越老越值钱”。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