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刻不容缓!

作者:李萍 文章来源:王村口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1-16 字体:

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刻不容缓!
——听章献明校长讲座有感
王村口中心小学 李萍

11月9日上午,学校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多媒体教室,参加“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送教育技术培训”。为期一天的视频培训,安排紧凑,由好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上午最后一个环节,由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特级教师章献明做的题为《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讲座。
因为是电脑视频培训,整个过程听得并不太完整,声音也不够清晰,但是我的整个心灵真真切切受到了猛烈的撞击,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章校长的讲话很有激情,语速很快,让人不得不紧紧跟着,洗耳恭听,认真记录,生怕有所遗漏。
片段一
在分析现在教师使用电脑(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的现象时,章校长提出了关于“用电脑”的几个不同层次:
1、为用而用为之下;
2、为事而用为之中;
3、为人而用为之上;
4、无为而用为之上上。
在谈到“为人而用”,章校长指出: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教育是“为人”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将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教师,该以何种姿态面对?章校长说:“谁都不为,一切为了我自己!”听着有些许自私,可细想一下又尝不是这样?身为一名教师,自己都发展不好,如何去发展学生?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这无可厚非,但与此同时,我们更要关注我们自身的学习。“一切为了学生”要转换成“一切为了自己!”只有把自己发展好了,才能更好地去发展学生。
片段二
章校长提出的一个问题,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谁请你来学校做什么?教师是你们自己要当的吗?”坐在屏幕前的我,一脸的茫然与迷惑,不禁一遍一遍轻声地叩问自己的心灵:“我每天来学校做什么?”我们也许会经常这样质问学生:“你每天来学校干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但是,我们始终忘记了也这样地问问自己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去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章校长接着说:“ 真不想当,不愿意当,就不要当!否则不仅自己痛苦,学生痛苦,家长痛苦,校长更痛苦!”一个人若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做一件事,痛苦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更多的人,将被你无端地连累,所以,不愿意做,就不要做!可是,“想当的,喜爱当的,就必须要认清这样一个形势:只要不进步,就会被淘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主动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你过一天,别人也过一天。不要总想着明天、明天再去做,进步与成功是等待等待就会得来的吗?……这种学习的过程,痛苦的过程,越早经历越好,越主动去经历越好,抓住时间,不要一辈子在等待。……就好像一个苹果,今天烂了一点,你不去处理它,明天又烂一点,你还不去处理,到最后,整个苹果都烂光了,你再想起要处理它,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今天有点烂,不要紧,把今天烂掉的肉挖掉,让新生的肉长出来,这个苹果还是好的。”章校长的话真是发人深省啊!我们平时的工作不正是这样的吗?难的不是反思,而是反思后的行动!
片段三
作为一名教育者,你教育学生要做什么,首先问问你自己做到了没有?假如自己都无法做到,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学生做到?这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机智。章校长还提到,真正的教学在课堂,我们所学所做最终都将指向课堂,如何不断地提高自己,使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长,使课堂更加有效更高效,章校长讲了四点:
1、 找准方向,主动定位;
2、 主动出击,拨动政策;
3、 先有行为,再有作为;
4、 全局把握,成为引领人。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引领的人?粗略一想,这似乎是没有限期,或者力不从心。然而从章校长的回答来看,要达成其实也不是太难:“从引领你自己开始。”从引领你所任教的班级,到引领所教过的学生,从引领整个年级组到引领所任教的学科,从引领学校到引领整个片区直到引领整个县(市)小学界。章校长一番激情洋溢的话,使我不禁想起李宁大叔的名言来:“一切皆有可能。”是呀,只要我们努力向着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坚持不懈,梦想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
一点收获与思考
仅仅一个讲座,也许还不能使我们领会太多,于是在培训结束之后,我特意上网浏览了“西湖博客”、“西湖新青年”等网页,当我进入“章献明工作室”时,我被震撼了。章校长几乎是每天都在坚持写一点东西,有时只是只言片语,有时只是几张摄影作品,但可以看出,章校长是用心在做这些事。从发布的时间来看,有的是午夜12点多甚至1点、2点,有的是凌晨4点、5点,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份坚持,是多么难能可贵!
章献明校长最近的一篇文章《烦人的圆圈》中说:“……真正耐于心间的教师职业,是一种能滚动思考,不断前行的一个螺旋形圆圈,看似不断地在转动,却也不停地前进。……就像一架直升机,要向前飞行,不仅要有升空的动力,还要有向前行的动力。”我把“升空”理解为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把“前行”理解为教师对自己职业要有一个非常明确而且深刻的认识。 “谁叫你到学校里来做什么?”每一个在职的教师都应该要好好的深入的思考这句话,这是我们教师工作一切一切的根源。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你就将收获如何的职业生涯。所以,为了将来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