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生活中的推理》教学反思

作者:赖晓燕 文章来源:龙洋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0-20 字体:

1014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县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通过这次同课异构形式的比赛,我受益匪浅。我上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推理》,现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能力是学生数学六大能力之一,是新课标中作为专题提出的,说明它非常重要,对现象的推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比比皆是,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了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教材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键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在授课过程中我首先通过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导入,学生猜测弹珠“可能在老师的哪只手中,让学生发现这样推理的不确定性;再给予一定的提示信息,让学生准确的推理出弹珠在老师的哪只手中。使学生感受到推理中存在可能性,要依据一定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推测出正确的结果。   

其次,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我想到此次上课地点在石练小学,仔细看了看例题,像当中的航模兴趣项目对我们乡下学生来说太遥远了。而现在每个学校都积极开展了生动有趣的兴趣活动项目,所以我没有照搬书上的例题,而是把例题稍做修改:“石练小学组织的书画、篮球、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项”。这样,就拉近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学生中解决问题。然后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让多个学生叙述推理过程,在黑板上展示推的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最优化的解题方法。这环节学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的过程。我认为,只要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例题的推理方法,接下去的巩固练习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所以在例题中请学生说推理过程这环节用时比较多,导致这节课后面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好。如果能少抽一个学生说,也许时间就差不多了。  

接着,设计了3道有梯度性的练习题。练习的第1道与例题相呼应。以龙洋小学的兴趣活动为情境,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第2题加大了点难度,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题意制做表格再解决问题。我想是例题讲得比较透了,所以这道题学生基本上都能解决,推理过程讲得也比较清楚。在我平时的数学课堂结束时,我都会留一道提高题让优生在课堂中“吃得饱”。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学习情趣高涨,学生的个性飞扬。整节课的教学发现了自己欠缺的还是评价语言。有时候也知道应给予评价,但没有精湛的语言艺术,今后应从听课中学习别人的评价语言,同时,从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受到了很大的感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觉得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还很大,还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成为一名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