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百人千场”听课有感

作者:郑丽娟 文章来源:黄沙腰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0-20 字体:

1014日下午,我们一行三人参加“百人千场”遂昌县送教下乡活动。一路上,秋雨绵绵,透过湿漉漉的窗子,看到的是辽阔的云海。道路、远山、山谷里的民宅,一切都浸润其间。此情此景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我从教六年半,虽不是语文专业,却总是和语文结缘。在教学中,许多的问题让我困惑着,迷茫着,犹豫着。此次有幸聆听省市级名师的精彩讲堂,对我来说真的是难得的机会,期待此行能让我“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听了8节课,4个讲座。诸位名师强烈的亲和力、对文本深入透彻地解读、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都让我折服。在名师们驾轻就熟的引领中,我细细地品味着语言文字带来的惊喜与感动。    

听完名师的课我有如下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衢州市实验学校特级教师严丽萍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省优秀教师吴文奇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绍兴县省优秀教师季科平老师执教《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她通过简洁的板书,让学生读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理清人物的关系。她以指导朗读为抓手,以读中感悟,运用煽情的语言引导为方法,配上恰当的鼓励性点评,课堂上学生们充分领悟人性的美。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几位名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最喜欢方建兰老师的教学——严谨、科学。用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字组词导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的成功。    

三、课堂教学评价。新课改提倡多鼓励、多表扬和多肯定学生,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深入学习和研究语文的信心。老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一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缺点。如倪静川老师就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亮星”的方式评价自己的同伴。而且我注意到倪老师总是请星亮得最多的那位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同学的诗?并且毫不吝惜的给写诗的同学亮上最多的星。我想这样的评价方式很有新颖性,趣味性,民主性,开放性,激励性是我们以往的评价方式所不能比拟的。我很叹服。    

听了浙江省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的讲座我真是醍醐灌顶,他指出“语言的才是最好的。用语言的方法解决语文教学问题。”所以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文味十足”成了我苦思冥想的问题。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汪教授也说,“听说读写都需要,读写更必要,写最重要。”所以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势必要加强读写,让无意义的分析和讲解给读写让位。汪教授义正言辞的反对“拖堂”的现象。他指出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要适时地快刀斩去可有可无的环节。那么应该如何避免拖堂,上有效的课呢?我想可以做如下的尝试:设计教案时不要追求过多内容;不要刻意去挖掘学生的多种想法;教师心中应有一个钟,控制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我觉得收获很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学知识,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爱学、会学、想学,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在快乐学习中不断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