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杭十五中学习实践活动体会

作者:傅代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0-18 字体:

杭十五中学习实践活动体会  

民族中学 傅代根

好校长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常言道一所好学校就有一个好校长,换言之,一个好校长就能造就一所好学校。拿破仑说:“一头雄狮率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雄狮。”说的就是领头人的重要作用。走进杭十五中的校长计国勇,让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了从他身上焕发出来的与从不同的人格魅力。  

1、独特的思想魅力。  

他,看上去并不怎么的起眼,思想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沃尔玛、麦当劳等优秀企业集团先进的管理思想,他也能在教育中运用的出神入化,形成自己的独有的一套——“双负责办学理念下的教育集团管理模式:统一愿景,统一理念,统一标准,让所有的教职员工都有一面共同前进的大旗!  

2、澎湃的激情魅力。  

他,有很多的机会离开教育,走向更高的舞台,但是他抛开世俗的眼光,只情愿扎根在校园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身手;他,俯下身子,能一学期走访遍所有的教职员工家庭,倾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那儿寻找到学校的发展点和增长点。在这个舞台之上,他感觉自己更能为教师做些什么,更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更能为心中魂牵梦萦的教育做些什么,,从而尽最大可能的实现他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3、引领的垂范魅力。  

他,提出“学以自主探究为主,教以科研创新为先”的教学理念,亲自走在教改的前沿,蹲下身来,引领着教师走在幸福的科研大道上。  

内练“深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学校要立于不败之地,教学质量就必须立于不败之地。而教学质量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将教学常规做细、做实。杭十五中的“六心“、“四会”、“五字诀”,就是在内练“深功’”  

1、“六心”常规——精心备课,用心上课,细心批改,耐心辅导,公心评价,尽心反思。“六心”要求,虽是常规,十五中人却将其做到极致。就如“ 细心批改”环节,他们说要学生跳出题海,就要老师跳进题海。为此,就要求老师先做作业,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选好题目,难题在课堂教学时做好渗透,然后布置。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教师全部批改,学生做错的作业一定要有订正,二次批改的过程。  

2、“四会”——会合作,会研究,会选择,会创新。这是对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3、“五字诀”——清(趋势认清,学生看清)、准(要求定准,内容选准)、当(方法恰当,节奏适当)、实(功底厚实)、活(教得灵活,学得快活)。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学校还把“基于问题研究背景下的教育科研工作”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做到规范化、精致化。  

这些内功的修炼,有效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外借“东风”,是学校办学内涵提升的关键。  

浙大是人才汇聚的大学殿堂,杭十五中以犀利的眼光看中了这一丰富而又宝贵的教育资源,充分借助浙大优质资源这股“东风”办学,逐步开发浙大的人文、景观、校史等资源,对师生进行求是精神教育,构建乐业乐学、合作创新的校园文化。杭十五中校本教育课程《开创学校文化的新纪元》第四部分便是《走进浙大传承浙大求是精神》。这一部分总结了十五中依托浙大资源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成果。重点展示了学生走近浙大的名人访谈、参观体验、浙大专家讲学、学生与浙大学子联谊的活动情况和学生亲近浙大的活动感悟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通过浙大名人班创建,就成了学生汲取 求是之魂有效载体。师生们主动汲取浙大的求是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气,成为了杭十五中学校文化的核心。此举,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而且大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附:学生在听取浙大 余潇枫 教授《创新精神培养》报告后的一则体会:  

  

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同时领略到了浙大那色彩鲜明的文化教育。在湄潭县浙大学堂门口,我们与当地学子结队,领略了第二故乡这一美称,加深了浙大与湄潭那份无法割舍的情谊。从竺可桢校长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到与师生一齐日夜兼程,不辞劳苦的奔波中,我们明白了一个又一个顶天立地的求是人的精神——“以身许国,然而已经成为求是人心中的标杆。或许现在的我们还做不到以身许国,但是为人诚实与勤勉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从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应当学会做好新一代的求是人,为明天奋斗着。   

四天的旅程很短暂,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大浙大当年西迁的精神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杭十五中人,更应该学习浙大当年的西迁精神,把它,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