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教育岂能“目中无人”

作者:王素梅 文章来源:遂昌县湖山乡中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10-18 字体:
10月15日、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省“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亲耳聆听了诸多专家的讲座,目睹了许多名师的精彩课堂。严丽萍老师的专题讲座《基于儿童生命的语文教育》给我的震撼相当大。
严老师说:“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们为谁而教?”为孩子,因此,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应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教学都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去做。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儿童,离开了儿童的教育是一种死教育。
教育岂能“目中无人,”教育是一种培育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发展是最根本的任务。然而,在我们当今的教育活动中,却存在严重的“目中无人”现象。
“目中无人”,是不把学生当做“人”来培养,而当作机器在塑造。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颇有才艺的木偶。“目中无人”教育的后果,就是培养出大量“平而不尖”、“高分低能”的“标准件”,不少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学习兴趣下去了;知识增加了,但天赋和灵性被磨灭了。而对人性的忽视和教育“与人”功能的丧失,导致学生在“做人”的能力和公民素质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他们往往唯我独尊,待人冷漠,缺乏诚信,漠视生命。更有极端的如大学生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熊姐”暴力事件……
这一个个案例无不在警示我们“目中无人”教育的严重后果。我们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他们的做人和成人。把“教育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正是要求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目中有人。这也是严老师谆谆强调的“先做到教育再做语文”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一种使命。因为,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即文本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而这价值观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长期坚持不懈的渗透的。
总之,教育、教学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艺术,教学艺术的成人之美体现在对人之生命特性的珍视与呵护上,毕竟,教学的发出点是人,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人。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