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2010年省小学科学“领雁工程”学习体会(二)

作者:廖佳嘉 文章来源:北界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9-13 字体:
9月11日,周六本是休息的日子,可班主任说:由于我们的省科学教研员喻老师很忙,1—5抽不出时间过来讲课,所以只好安排在周六。大家伙不但没有怨言,而且每一位学员都很认真的听讲,喻老师绘声绘色的讲座赢得了络绎不绝的掌声。
上午:兴趣和毅力成就事业
关于兴趣: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爱因斯坦: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英国:爱为学问之始。
日本:好者能精。
网友:兴趣是成功之母。
关于兴趣和毅力:
坚定持久的意志和力量。
毅力是理想实现的桥梁,是驶往成才的渡船,是攀上成功的阶梯。
具备毅力的人,他的行动必然前后一致,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兴趣往往与毅力联系在一起,有兴趣、有毅力,往往能成功。
兴趣+毅力=成功
兴趣和毅力都是非智力因素;
当一个人的目标确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时候,就需要兴趣和毅力的辅佐,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兴趣需要培养;毅力需要目标引导
付出就有回报,要让学生和家长对科学着迷
几个假如:
假如你对课堂教学进行十年持续研究;
假如你对学生学习心理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你对教材演变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你对纸笔测验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你对课堂常规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你对养蚕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你对某一课进行十年研究;
假如……那么……
那么:
板凳要坐十年冷;
机会给与有充分准备的人。
最后:目标明确,带着兴趣,只要辛勤耕耘,果实总会有成熟的一天。
下午: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
课程发展的三个层面
 体现在国家教育计划制定上——是否设立科学课程
 体现在国家课程计划的设置上—— 科学课程的课时多少
 体现在教材发展变化上—— 科学教材的内容呈现
我国小学科学教材发展的历程:
 选取教材发展的几个节点
 分析教材发展的几个典型
 梳理教材发展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自然》、《常识》、《科学》是科学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产物。
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需要我们从《自然》走向《科学》。
 科学课程的发展隐含了怎样的思想变化?
课程定位的变化
 从重知识向重能力、思维转变
 从重传授向重学习转变
 从重常识向重文化转变
《科学》新的课程要求:
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
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式教学
利用科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1、实证意识:讲求证据、实事求是
2、逻辑思维:符合逻辑的思考
3、质疑精神:能够提出独特的观点
在科学课中,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最终将培养学 生的理性思维。
小学科学教学发展的方向:
 倡导探究式教学
 倡导对常态教学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成为我们的选择:
 探究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根据实践经验的总结,学习科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儿童学习的心理看观察,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学习科学的方法。
科学探究的5个要素:
 1、问题的提出与聚焦
 2、制定研究计划
 3、收集与获得证据
 4、整理信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 5、交流与表达
这5个要素的顺序不是固定不变的。
探究的时间分配:
 教师与学生的占用时间分配
 理想的分配方式:教师一半,学生一半
 教师占少数,学生占多数
怎样教好平时的科学课?
 从建立日常规范开始
 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
上好科学课的三个建议:
1、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 2、模仿着上好几节课;
 3、网络学习。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