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小学科学农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培训体会
我在2010年7月10日去金华参加了小学科学学科的培训活动,这次科学培训,浙师大多学科的教授,还有省教育专家帮我们培训,使我有机会与教授、专家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分享和感悟了他们的先进理念,进一步了解了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教学的方向,在这些专家和同伴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平时思考的太少了,无论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的长期发展,这两方面都很欠缺。
为期12天的浙师大“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丽水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里安排了多方面的课程培训。有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关于科学本质和探究教学的解读;有课题论文写作方面的专业指导;有教学设计、说课的深化等等,浙师大老师们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特点,制定了贴近小学科学教师的理论培训计划,很适合我们。浙师大的老师在课堂上理论结合实际,讲的深入,让我受益颇深。为期12天的培训接近尾声,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针对培训谈谈感想。
浙江师范大学的陈秉初教授讲座的《教育本质与探究性教学》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难点,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科学教师是带学生走入知识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医生、是警察。上好一堂课在于教育理念,我们要注重过程。由追求教育的理想转变追求理想的教育。由带领知识走向学生转变成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陈教授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课堂是有合作的,探究的、创新的科学课要注意创新,注意趣味性。学生好奇才好学,科学教师要具备一定学识,学识也是教学基础,要求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也要有源头,在课堂上要讲究方法,批评学生,3分讲7分情来渲染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科学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这样你的科学课是精彩的富有魅力的。
浙江省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讲授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给我的感受颇深,首先告诉我们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动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我们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要在达到课程目标等几个问题上多下工夫。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意目标又不要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降低教学的重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个环节的进度并不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便需要我们心中始终有个教学的整体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从而为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时进行调整。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科学课教学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活动比过去常识课更需要讲究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比过去更重要、更迫切,否则先进的理念精心的设计和大量的准备只能成为教师心中的美好愿望而付之东流。
培训活动中,共欣赏到了八位老师精彩的说课,几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风格,教学中体现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或采用“关键字”记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或结构清晰、语言简炼,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或注重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或直入主题,直接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或设计开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检验,把学生引向了课外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或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科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努力着。
以上是这次我参加培训的主要心得。科学可谓是包罗万象的学科,要当好一名科学教师不容易,我愿意和所有科学老师一起,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为小学科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培训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将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并将振奋精神、激励自己,在小学科学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
为期12天的浙师大“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丽水小学科学教师培训里安排了多方面的课程培训。有物理、地理、生物、化学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关于科学本质和探究教学的解读;有课题论文写作方面的专业指导;有教学设计、说课的深化等等,浙师大老师们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特点,制定了贴近小学科学教师的理论培训计划,很适合我们。浙师大的老师在课堂上理论结合实际,讲的深入,让我受益颇深。为期12天的培训接近尾声,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针对培训谈谈感想。
浙江师范大学的陈秉初教授讲座的《教育本质与探究性教学》对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难点,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有了深刻认识。我们科学教师是带学生走入知识的合作者、引导者,是医生、是警察。上好一堂课在于教育理念,我们要注重过程。由追求教育的理想转变追求理想的教育。由带领知识走向学生转变成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教育也是一门艺术,陈教授举了很多例子告诉我们课堂是有合作的,探究的、创新的科学课要注意创新,注意趣味性。学生好奇才好学,科学教师要具备一定学识,学识也是教学基础,要求科学教师要不断学习,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也要有源头,在课堂上要讲究方法,批评学生,3分讲7分情来渲染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在科学教学中,增强创新意识,这样你的科学课是精彩的富有魅力的。
浙江省科学教研员喻伯军老师讲授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给我的感受颇深,首先告诉我们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动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学”,教学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我们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课程知识,要在达到课程目标等几个问题上多下工夫。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意目标又不要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降低教学的重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出乎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个环节的进度并不完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这便需要我们心中始终有个教学的整体框架,对课堂的教学进程有个清楚的定位,从而为实现整体的教学目标随时进行调整。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科学课教学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活动比过去常识课更需要讲究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比过去更重要、更迫切,否则先进的理念精心的设计和大量的准备只能成为教师心中的美好愿望而付之东流。
培训活动中,共欣赏到了八位老师精彩的说课,几位老师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风格,教学中体现了科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或采用“关键字”记录,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或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或结构清晰、语言简炼,自然朴实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验;或注重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活动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或直入主题,直接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或设计开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检验,把学生引向了课外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或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在每一位老师的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科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对教材的钻研,对学生的关注,都在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努力着。
以上是这次我参加培训的主要心得。科学可谓是包罗万象的学科,要当好一名科学教师不容易,我愿意和所有科学老师一起,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为小学科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培训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将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并将振奋精神、激励自己,在小学科学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