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小学品德教师领雁”体会之三

作者:上官芳红 文章来源:石练小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5-23 字体:

《关注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这是全国心理健康专委会理事、省优秀教师、首届“十佳家长”特教钟志农教授给我们的讲座。
讲座的开始,钟老师就以一个“逃学复逃学”问题学生的事例为准,对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为什么需要被关注?人为什么需要受关爱?接下来,大师通过活生生的一个个事例,详细地解释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戴克斯的“行为目的”理论,使我们深深地明白:安全、关爱和归属感是人的需要的基本底线。回顾自己的教学历程,有没有好好停留下脚步关注过学生的这些基本的需要底线呢?似乎都是匆匆而过吧。
教师关注学生的“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很难吗?其实是很简单的。比如:某生的妈妈生病住院了,坐下来和学生说说话:你妈生病了,很担心吧,我也替你担心,如果有困难你可以找我,当你去看望妈妈的时候,代我问候你妈妈,祝她早日康复。下课的走廊上和学生说:你今天的发言很独特,希望今后能更多地听到你独特的发言。操场上,停下脚步和某生聊个三、两句……等等,一天下来有三、四个学生得到你的关注了,根据学生名单做下记号,一礼拜下来成果会怎样呢?三、四个星期下来,不就把班里的学生轮流关注过去了,其效果就不言而虑了。长此以往,班里的学生人人都觉得被老师关注了,老师对我是最好的,是爱我的……
一个明智的老师,有本事让班里的学生人人感受到:老师是关注我的,老师对我是最好的,老师是爱我的。学生有了这样的理念后能不爱老师,能没有我是这个班里的一员的归属感受吗?当学生说我们的老师最好了的时候,学生就会觉得我在这班里是安全,老师也就能感觉到学生的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当学生的基本需要底线被得到满足了,他们就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前进。
钟老师的讲座犹如涓涓细流注入我的心田,震撼我的心灵。从钟老师的一个个辅导心理安全看出,老师是在用自己全身心的爱来关注每一个问题行为学生,使他们走出自己的心灵暗影,工作的繁忙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责任,坐在出租车上还在思考如何帮助问题学生,出现失误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有过激之处,这种敬业精神让人敬佩。不愧是大师,讲座出口成章,娓娓而来,让人有如享受美食大餐。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