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爱“依赖”的老师,一群被“依赖”的学生
当班主任已经三年了,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说到班级经验管理,不能说成绩显著,但学生至少坚强勇敢、积极乐观,比同龄人甚至高一年级的学生还要成熟懂事一些,回想自己的带班经历,一直想不到用什么词来形容,直到上次雷永春副局长来我校检查时所说的教师“依赖”学生,才发觉,“依赖”,就是我班级现在和我的存在状态。
一、 放手,“依赖”的第一步
刚带一年级的时候,毫无经验可言,除了一颗壮志踌躇的心之外一无所有。“怎么和这群孩子相处,怎么把他们带的优秀。”一系列的问题总是围绕着自己,彻夜难眠。看了《小学班主任》,立志要做好这个班主任,于是什么都亲力亲为,大事小事一手包、两手拦。最后得到的却是学生逃学、班级嘈杂、教室脏乱等结果,不知流了多少次的眼泪,遇到了多少迷茫。于是便下决心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经过深思熟虑,我和班上学生说:“老师其实是一个很懒的人,因为你们小,所以我才那么勤快,可是我发现这样不行,你们是学生,班级是你们的,所以应该你们来做主,能解决的事情不要找我,我相信你们是最厉害的人!”我想,放手让他们“自由”一回。
首先班干部、组长、寝室长都是他们自己先选择,卫生、纪律检查我也只是在一旁偷偷的观察。慢慢的,班上几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显露出来,这时候,我安排了他们的职位,由这几个有领导力的学生帮助管理班级。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展了“值日班长”这一活动,原来的班干部队伍不变,增设“值日班长”职位,我先用自己读书时戴过的校牌给他们做了个“值日班长”的牌子,红红的挂在胸前,我好认,他们更开心,动力十足,接着按照雷副局的建议制订了《值日班长小结登记表》,值日班长把当班长的一天心得写下来,在晚自修下课时汇报,和我、和同学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 “我不会,你帮我”
有些老师可能觉得一定要在学生面前树一个高大威猛、无所不能的形象,我倒觉得没这个必要,老师什么都会了,学生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所以我总会传达给他们一个信息:“这个事情老师不会,你们长大了,要帮我。”我觉得这其实是另一种自信的培养,这里我所指的自信不是他们对读书的信心,而是对做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一年级到现在,我最喜欢的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又不是幼儿班的小朋友,都这么大了,这种小事情还要我亲自出马吗?你们42个人难道都不愿意帮帮我?”小孩子其实是真的很单纯,稍微一激将,斗志立马就出来了,现在,不论是出黑板报、布置教室,还是手抄报,他们第一句就是:“我可以。”这样真好。
三、发挥男生的重要作用
我班里有42个学生,其中男生23个,占了半数以上,而且个个人高马大,一个星期总会有一次打架的事情,说起打架,我的处理办法有些与众不同,记得第一次有两个男生打架了,我就把他们叫到全班人的面前,不是批评,而是让他们“互打”,当然只是打手心,你一下,我一下,刚开始他们怒气未消,都打得比较用力,可是,几下之后,他们的速度慢了下来,力度也轻了,到最后变成了“摸”。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再继续了,其中一个说:“老师,我不舍得了,是我错了。”“我们其实是好朋友,我们不了。”有时候,管制不如放纵。
言归正传,正当我为这群皮孩子头痛时,二年级的李老师和我说:“你们班的男生跑步、篮球很喜欢,就是很讨厌音乐课,一个个都很‘man’的样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既然这么“man”,何不让他们为班级多做事呢。
想好之后,我就把男生全部叫到了房间,把他们天花乱坠的夸奖了一番,然后叫他们跟着我说:“我是男子汉!”后来,当他们犯错的时候,他们哭了,我说:“哭什么,你是男子汉,没资格哭。”当被女生欺负时,我说:“别向我告状,你是男子汉,就应该让着女生。”......我一直在灌输他们是“男子汉”的想法,直到上一次,全乡“洁净乡村”活动开展,他们站起来告诉我:“我们是男人,累点的、脏点的我们去。”就能看到蹲在大街上挖干牛粪的是男生,公路下边捡脏东西的是男生,倒垃圾来回一趟又一趟跑的是男生,在他们的意识里,他们已经成了班里的“顶梁柱”。
三、 独立与团结
说到独立与团结,我觉得从小事中最可以看出,正因为我的依赖,我的随性,有很多事情,我是从不过问的,可是我却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我的“不管”而放松自己,当我早上第一节课要听写时,学习委员告诉我已经在早自修时听了,当英语老师早自修要去教读时,英语很好的一个女生早已经在讲台上领读了。我们都很惊讶,同时看到了他们独立的能力。
还有班里的“一日三整”,听说在海盐一所学校里很适用,我们学校也在试行,在班里我只说了一次,什么是“一日三整”,之后,便没有再提出明确的要求,可是他们却做得很好,每节课下课都把凳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下,偶尔有学生忘记了,他们总是跑过去帮忙放好,然后告诉那个同学你忘了一日三整,每次看到这些,我总是笑的很开心。
我不知道我的做法恰不恰当,合不合适,可是,当在我生病他们用一个星期的零花钱给我买牛奶、买罐头时,当我走进房间,看到他们悄悄帮我扫了地、铺了床、整理了桌子时,一种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现在,我习惯了“依赖”他们,而他们似乎也习惯了被我“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