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品华应龙教育随笔(一)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人一旦稳定了,就会懒散。
踏上工作岗位近一年了,发现自己整日里忙着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像学生时代那种心无旁鹜,平心静气的读书时间是少而又少。
经历了一个多学期的历练,我对教育岗位已经能够应付自如了。我对空余下来的时间进行计划,决定自己好好充下电,多去阅读一些教育名家的理论著作。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我开始品阅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
华应龙这个名字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可是如雷贯耳。他是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在给华老师随笔作叙中用了两个字概括——精致。这个词一般是出现在对艺术品的鉴赏上,可见,华老师已经把教育做成了一种艺术。我们欣赏他课堂和著作,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而且是一种心灵的熏陶。
“没有像皮,下笔会更慎重。”华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在课前设计的向学生借橡皮环节的理论依据。
“我借你们的橡皮干什么用呢?哈哈,是为了让你没有橡皮用。没有橡皮,下笔会更慎重。错了,也不白错,抓住“她”好好欣赏,看看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当我们做事情没有依赖,自会多几分慎重。现在的学生很浮躁,缺乏责任心,往往不肯静下心来想好了再动笔,常常是毛手毛脚,一看就动笔,一动笔就错,错了就擦。宁静才能致远,逼学生静心思远,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教师又何曾不是这样,试问下自己——我们静心宁气的备过一节课吗?平平静静地读过一本书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