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的点滴感悟
走出校门,又走进校门。不同的是,我已经是一名站在讲台上的初中语文教师。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半年已经过去了,回想起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突然间成长了许多,懂得了许多。
还记得去年开学的第一天和老教师一起坐在教室门口接待报到的学生,也隐约记得当家长看到我的年轻时不愿意让学生到我这里报到的为难表情,可是我不气馁,我想我应该有一份雄心壮志:让学生开心,让家长安心,让领导放心。
第一次踏进教室,面对一张张陌生且稚嫩的面孔时,我的内心无限激动,突然想起《师说》里有这样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在这样一个对教育有高要求的时代,作为老师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吗? 对于问题的答案,当我和孩子们进行交流接触的时候开始慢慢感悟……
也许是教学经验的问题,也许是个人性格的问题,我总觉得上课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有时甚至会乱了思维,所以学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和其他教师教出来的相距甚远。看到这样的成绩,心情真是无法形容。问题到底出在哪?是对学生不了解,教学方法不对?还是我真的不会组织教学?
我开始找原因。我知道我的课堂比较枯燥,我只会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时间久了学生就觉得无聊无味;另一方面,我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总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讲解的知识自认为学生都掌握了,可其实大概只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我想我的角色转变不够到位。于是我有意识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当然不是随意的跟学生谈,而是借助学习活动与他们交流,尽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学习心理。
“大爱无言”。在教师的岗位上,我们要默默耕耘,为学生带去无限温暖,让学生感受关怀,但是这事情说来容易做来难。特别是作为新教师又当班主任的我深知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让我有了深刻感受: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出发,做一个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的老师。
班里有几个资质和生活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也有好些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他们的事情特别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报告,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很烦。但是,这种“烦”又是绝对不可以有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对学生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然就对不起“为人师表”这四个字了。其实,每个学生都需要关注和关爱,尤其是一些弱势学生,他们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和鼓励,老师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都能让他们觉得被关注和被关心。
作为新教师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但我坚信自己会解决好它们,我一定会努力,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在各方面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