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交流让我们走得更近

作者:09新教师培训 姜晓明 文章来源:职业中专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4-20 字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执教都是被人所向往所景仰的一项工作,因为教书育人,他们变得神圣,变得让人难以触及。从一名学生过度到一名教师,我只有一个暑假的时间,在短短的假期中,经过县教师进修学校安排的“新教师培训”进行简单武装之后,我便肩负重任,带着满腔的热忱踏上执教之路。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我突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各自不同思想的人。我要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方法,结合在“新教师培训”中各县里的名师和教育局老师所传授的经验。虽然起初阶段应用起来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但它们很好的帮助了我在教师岗位的适应期,让我充分的完成了由一名学生向教师的转变。
我所在的学校——遂昌职业中专,是一所以培养技术能手的学校,侧重技术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我所任教的班级——09电子3班,是一个电子专业的高一新生,全班共有49位学生,且均为男生。在最初见到他们的时候,我非常的兴奋,毕竟大家都是男生,虽然我和他们有年龄上的差距,但这并不影响我和他们的沟通和交流。在最初的几节课中,他们良好的表现便证明了我的推断,当时,我也有点欣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我的推断存在很大的漏洞。他们在逐渐适应了我的课堂之后,便开始展露他们的本性。
十七、八岁的年纪刚好是喜欢玩、喜欢捣乱、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尤其是职业中专的男生,他们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他们会聊天、玩手机、打打闹闹,还会时不时地朝着老师顶两句嘴,以展示他们的与众不同,和满足那一点点虚荣的“成就感”。我也不可避免的陷入了“课堂危机”,只要我一张嘴,下面就是叽叽喳喳,当我想去提醒的时候又很难发现声音的发出地,那些私底下能和我融洽相处的学生一到上课也就变了个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教与学”变成了对立而成了“敌对双方”。对于学生,教师也只能是“敢怒、敢言”,却又无能为力。眼看着师生关系一步步恶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深思熟虑,精密布置之后,我打算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开个“交流会”,通过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提出他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也可以说出我对他们的基本要求。
说干就干,当上课铃声响起,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进入上课模式,我对学生说利用这节课,我们来开一个“交流会”,学生听后非常兴奋,似乎很感兴趣,我便趁热打铁,阐述了我的观点:“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也可怜天下老师的心,作为老师从没想过要从学生身上获得任何东西,老师的付出是很单纯的,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无悔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讲述过程中,我引用了一些自身在学生时代的例子。学生在下面聆听,课堂非常的安静,很多学生当场就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在这环节结束之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内心深处对老师的想法、意见都说出来。此时,课堂一片沸腾,很多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对一些重要性的、实质性的意见都作了记录,作为以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准则,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希望被充分尊重。
经过这次的“交流会”,我和学生都做出了改变,我的课堂多了更多的欢声笑语,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作为老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希望的重任;作为老师,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执教之路任重而远道;作为老师,要充分尊重自己的学生,要经常性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早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让自己的工作平凡而光荣,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着欢声笑语。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