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省领雁工程小学校长班学习笔记四
2010省领雁工程小学校长班学习笔记(四)
时间:第四、五周(3.29-4.9) 学员:黄晓伟
这两周是考察实践,对象是文三教育集团下的三所学校:文三路小学、嘉绿苑小学和文苑小学。通过参观、座谈以及听课等活动,使我们对文三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策略有了一些粗浅的感知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感受一: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体现在文化上。杭州人就是杭州人,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都带着一种儒雅的气质,宽容的态度,伴随着真诚和善意的笑容,让我们前来考察的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办学上的差异,而更多的是一种关怀和温暖。 感受二:文明来自于个人行为的自律和约束。这座美丽的城市和学校一样干净、整洁和充满生气。汽车会给行人让行,电梯上会有人为你把门,地面上没有纸屑,——这个真的没有(不论是小学、中学、大学都一样)。通过学校考察,我们发现老师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非常重视的,与众不同的是他们的教育方式都是非常善意的,更多的是一种提醒,而不是呵斥。 感受三:“轻负高质”——教育者永恒的追求。一个教师如何从“高负高质”走向“轻负高质”,需要的更多的是经常性的反思和永不止步的追求。首先要从备课入手,使课堂真正高效起来(要想上好课没有别的秘诀,只有认真的备好课);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真正快乐起来;第三,要注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家长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学生;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的能力。真正有潜力的人往往是擅长自学的人。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社团活动、节日活动、体育活动等等,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找到校园生活的自信和快乐。 感受四: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学校营造精神家园的关键。文三教育集团开展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党员在点,带动一片”的创建与评比活动,效果非常好。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加入到学校的主流文化中来,因为每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都直接影响整个年级组的评估等级。使个人与集体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用他们的话说叫做“我优促组优,组优促校优”。 感受五:给每位教师一个希望。学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设计了相应的学术评比方案,使教师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目标。
一些有意义的话: ● 差异是一种资源,有差异才有交流;差错也是一种资源,有差错才有教育。 ●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对话、交流和促进。 ● 教育要营造一种生态——“教育生态”。 ● 文化体现在行为中。 ● 理念→行为→习惯→传统→文化 ●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
20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