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初为人师的感受

作者:09新教师培训 曾怀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0-04-09 字体:
踏上这个岗位已经半年多了,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小有经验,学习和反思是不可少的,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和反思。  
一、做个不挑食的好宝宝  
案例描述:  
中午,快要用餐的时候,鲍佳又大哭起来,老师,我饭不要吃,菜不要吃,她这一哭使我联想到我班有许多孩子存在着不良的.挑食饮食习惯,对他们简单的说教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就利用故事“胖胖变瘦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鸡妈妈把胖胖送到幼儿园已经好几天了,周末了鸡妈妈来到幼儿园去接它的宝宝。“咯咯咯咯”,我家的胖胖呢?你们看见我家的胖胖吗?他胖乎乎的,好可爱.站在一旁的小黄鸡说:妈妈我是胖胖呀,鸡妈妈看看身旁的小黄鸡摇摇头说不像不像,我家的胖胖是胖胖的,你那么瘦不像?小黄鸡急了,我是你的胖胖呀?可是妈妈还有些不相信,小朋友你来猜猜看,妈妈为什么认不出自己的孩子?小胖为什么变瘦了, 孩子们说开了,它在幼儿园挑食,它不吃饭,我说:是呀,幼儿园吃饭了,小黄鸡说我不要吃,老师盛给它菜,小黄鸡说:“我不要吃”,吃肉的时候,小黄鸡又哭着不要吃,几天以来,小黄鸡变的瘦瘦的了。  
故事讲完以后,我又问小朋友这样不要吃,那样不要吃,身体会怎么样?聪明的滢滢说:“身体长不高的,还会生病的。”这时鲍佳才停止了哭闹,开始吃饭了。  
案例分析:  
随着家庭条件的好转,挑食已是普遍现象,作为老师有责任对孩子进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只靠老师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以生动形象的教育才能被孩子接受。本活动结合“我的身体的秘密”主题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因地制宜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捡落叶  
案例描述:  
秋风气爽的一天,我带着班中的孩子来到幼儿园的操场上捡落叶。一来到操场上,飘落的树叶引起了乐乐、妮妮、滢滢三位小朋友的好奇,她们时而追逐时而伏地捡着,时而头碰头嘀嘀咕咕地说着什么,“一、二、五、八┅┅”,原来他们在边捡落叶边数数。听着孩子们那稚嫩而零乱的数数声,我赶忙加入她们的行动,也边捡边大声地数着数儿:“一、二、三、四、五┅┅”,我用正确而响亮的数数声引导着孩子们。在一边捡落叶的过程中,我还引导小朋友去观察叶子的颜色、形状。“这是红色的”。“黄颜色的”。“这个像我们的小手”。孩子们已经专注的研究起来了,望着孩子们认真的神情,专注的探索、努力数数的样子,我看见了真正孩子的自主学习,孩子是会自己学习的!对于孩子们的发现,我用点头、微笑和抚摸鼓励他们。  
案例反思:  
大自然社会是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只有走出幼儿园狭小的天地,把孩子们解放出来,带他们到社会中、自然中,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大,心胸宽广,性情快乐,生活活力、思想情感、身心素质都得到了提高。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充满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要张开眼睛去仔细看看,要伸出两手去缜密的研究。”这次活动,让孩子们直接的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满足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心理需求,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看看、听听、想想、做做的过程中,才能更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创造潜能的发展具有了必要性。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三、“我是一只……,我的声音……”  
案例描述:  
在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的时候,小朋友都在认真地和我一起演唱歌曲。唱着唱着,我突然听见“啊呜——”的声音。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周羽成在学大灰狼的叫声。周羽成这么一学,许多小朋友都兴奋的跟着模仿,整个教室顿时乱了起来。看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生气,而是套用了歌词的提问说:“我是一只大灰狼,我的声音很大?”这时,小朋友便自发的套用歌词的句式回答我:“啊呜,啊呜,啊呜叫。”就这样,孩子们高兴地和我一起创编出了新的歌词。课堂常规又恢复了。这时,我接着问:“小朋友,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会叫?它是怎样叫的?”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小青蛙会叫,呱呱呱”“小鸡是叽叽叽的叫”……  
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改变了许多新的歌词,如:“我是一只小鸟,我的声音很美,叽叽喳喳,喳……”孩子们快乐的演唱着。  
案例反思:  
在《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托班幼儿喜欢模仿群体中同伴的行为,注意力易分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一点点小的动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注意力。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教育敏感性,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在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本案例中,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无遗,他们淘气、无规则、并且喜欢模仿同伴的行为。教师对于他们的行为没有生气,没有采取粗暴的批评,而是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巧妙的联系所学歌词,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仿编了新的歌词,恢复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又帮助幼儿体验到自我创造的快乐,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幼儿学的开心,玩的快乐,效果显著。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