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敬业创新精神 成就优质高效品质
19日,校长会的又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全县中小学校长、教育局科室长一行50多人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到了新昌考察学习,开拓视野。
半天时间,参观了两所学校——新昌中学和南瑞实验学校,虽然时间短暂,但所见所闻颇多,也有许多感想。回校细细体会,又觉时间仓促,了解不多,深感遗憾。于是,上网找到了新昌中学和南瑞实验学校,通过网络再次走进两所学校,加深对两校的了解。与自己所处的环境相较感觉我们的差距不在生源,不在环境,而在队伍。是一支敬业、创新的队伍,造就了新昌教育的奇迹。
“所有的作为,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一支拥有创新精神、敬业优质的教师队伍。”新昌中学的创新教育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学校众多富有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的教师。这是新昌中学校长的经验之谈。走进新昌中学,虽然我们没有机会聆听教师热情激扬的课堂,没有机会看到他们埋头备课的身影,但校园里无处不体现着这支队伍敬业和创新的精神:宣传栏中,**班**同学做操手没伸直、**班**同学上课精神不佳……这些细微的事例在告诉我们,这就是敬业团队的精细管理。校史馆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陈列着的数百位知名校友的事迹,也不是琳琅满目的各类奖杯奖品,而是历届学生留下的发明作品:玉米脱粒机、安全型可控电焊帽、水油混用复试液压装置、多功能车床安全扳手、电手两用炒茶机、深井救人器等,这就是创新团队的业绩。在南瑞实验学校,一张学生喝水、如厕记录表,折射不仅仅是管理的精细,更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博爱情怀。
好教师回到社会是好公民,跨进学校是好师长,走进课堂是好老师。让学生上课听得懂,作业做得出,考试考得好。要充满爱心,让学生学会做人。要充满激情,让学生始终热爱学习。要充满智慧,让学生始终热爱生命、享受生活。这样的教师团队让新昌中学校长倍感自豪。一份份新中学梓网上的留言,无不验证着校长的这份自豪。近九年中,学校培养出了6名绍兴市高考状元,1名省高考状元。近八年来,有229名学生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40多人。自1986年以来,该校学生创造发明构思提案高达11万多项,获奖作品3500多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创造发明奖260多项,国家级66项次,国际级8项次,有68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其中4项已开发生产。这一组数据更有理由让校长的自豪感倍增。南瑞实验学校到今年7月才满五周岁,而学校的良好的办学业绩已初步显现,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促成一所全新学校的茁壮成长,充满生机?仅仅凭他全新办学理念?或者凭学校有一流的设施?还是凭借他是“民办、公管、民营”的运作机制?也许这些都是原因之一。我找到了学校的师德公约,一是全体教师要树立“三心”(1. 坚守责任心;2.保持平常心;3.处处应细心。)二是全体教师要做到“三知”(1.知道每个学生的心理和性格;2.知道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3.知道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三是全体教师要做到“三要”(1.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2.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要积极采取成功的教学方法。四是全体教师要发扬“五种”精神(1.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2.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3.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4.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5.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五是全体教师要做到“六不”(1.不在上班期间上网做与教育无关的事;2.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3.不从事有偿家教;4.不为学生滥订学习资料;5.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6.不以任何理由向学生及家长索要任何礼物、礼金。)我想这就是这所学校朝气蓬勃的力量源泉。
从事教育二十多载,先后接触过不同环境的不同教师群体,让我深深体会到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团队精神,不同的工作作风,对学校工作的深远影响。我们的教育与发达地区存在的差距,虽然有硬件设施上的一些因素,但纵观学校发展的历史和深研学校发展的内涵,我们最欠缺的还是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师团队。由此我想我们教师的业务说到底和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并无显著差距(其一听过许多学校教师的课后,感觉我们的教师中能上同类公开课的人也大有人在,其二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教师到了发达地区很快成了骨干力量),但我们的老师缺少的是一种敬业的精神,一种自我成长的动力,大部分老师满足于现状,把教师的身份仅仅作为机械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职业,而缺少奉献精神。近一年多来,我在苦苦思索,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机制,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良方,我们该定什么样的制度,我们该取什么样手段来造就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
“教育发展到今天,应该让教育回归本原,不断地追问教育的本质,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情怀,从而来推动教育的“真”的发展”,我以为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情怀,不一定是造就优质师资队伍的灵丹妙药,但拥有教育情怀至少可以让广大教师多一点爱心,多一丝奉献,多一份敬业。
“生命需要不断地唤醒,只要挖掘潜能,每一个人都可以走向成功。”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利用一切资源,不断唤醒每一个生命,挖掘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体验到人生的成功,让学校永远充满生机活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