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的实践思考
构建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的实践思考
——以我校“扬帆精神”创建为例的反思
在参观过新昌中学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校训中的“三不比三比”、倡导“做人求善、做事求真、人生求美”的三重境界,校园处处地有教育,引导学生应该如何过好每一天,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是让人羡慕的,而这种文化的构建过程也一定是我们这次校长会所应该思考的。对此,结合我校的校园文化创建,进行了反思。
一所学校在经历了规模扩张,硬件提升后,影响学校发展、上层次的至关因素是校园文化,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层面上,学校前景发展的比拼是校园文化,而其核心就是校园核心精神文化。校园核心精神文化影响着学校内的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对他们的价值观、进取心、生活理念等都会产生极强的导向作用。国内学者杨新起、吴一平等人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育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因此,构建一个符合学校科学发展理念,衔接学校历史渊源与内在精神的校园核心精神文化,是每所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和思考的。
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计划》实施以来,职业教育更是进行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以遂昌职业中专为例,2003年还是一个20多个班级的省二级重点职业学校,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一个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国家级实训基地、一个机电技术应用省级实训基地、两个省级示范专业的国家级重点职校,校园占地245亩,在校59个班级,校园硬件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被评为浙江省最具发展潜力的16所中职校之一、浙江省教科研百强学校,在区域职校中名列前茅。对于今后的学校发展,我们认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以“扬帆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将“扬帆精神”融入全校师生的血液中,全面推进师生素质的提高。
一、校园文化是一个积淀与发展的过程
校园文化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以及学校的传统与习惯、学生社团、校内文体活动、学校电视、广播、报刊、环境布局、美化等方面。因此,可以这样说,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具有显著的独特性、区别性,任何空降校园文化理念都无法在当地学校落地生根的。如同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言,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历任主要领导的领导行为与领导理念的沉淀。其次,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必然与地域经济、民风有关。
撇去校园文化现象中的各种表象,真正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即被全校师生认可,并引领全校师生成长发展的一种核心精神。这种校园核心精神在骨干教师与优秀学生身上体现地更加明显,如开阔胸襟、高度责任感、协作团队、顽强拼搏等优秀的精神实质,通过一批批教师、一届届学生,使这种校园核心精神有了一个共同认可、推崇与传承的过程。
当学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精神内涵呼之欲出时,或当校园文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与其他多元文化理念产生冲突的时,校园文化的必然有一个提炼与发展的过程。在提炼和发展中,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得到澄清和进一步巩固,进而上升为指导全校师生成长的精神指针,同时上升为学校管理理念,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从以人治校、以法治校到以文化治校的新高度。
二、对构建“扬帆精神”与学校发展的历史解读
遂昌职业中专地处欠发达的浙南山区,对于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的职业学校来说,先天发展底子不足。在学校的发展初期,遂昌职业中专以农学专业为主体,学校规模小,办学层次低。随着用人市场的转变,学校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形成以机电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等工科专业为教学主体,以提升学生品行为重心的教育理念。遂昌职业中专秉承着山区农民一定要走出去拼搏精神,胸怀广阔,敢于争先,以发展为硬道理,追求卓越,五年内达成三级跳,2003年从省二级重点职校、2005年省一级重点职校、2007年国家重点职校。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全校教发扬同舟共济精神,校园建设资金吃紧,大家集资建校。并紧紧抓住“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这一机遇,极大提升办学实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曾创建过“扬帆文学社”,编《扬帆文学》专刊,成为引导学生成长的一面旗帜。2003年,前任校长,在校园中心广场设置了“扬起世纪风帆”的雕塑。虽未整理提升出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然而在我校的领导层、骨干教师、优秀学生的身上,都体现出积极进取、高度责任、和谐团队、自信激昂等与“扬帆精神”相符的优秀素质。因此,现在将校园的核心精神文化,提升命名为“扬帆精神”,这与学校的发展历史、师生精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遂昌被誉为钱瓯之源,在古代许多当地特产都是走水路,在钱瓯两江上运输,扬帆精神鼓励着遂昌纯朴的山民走出封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遂昌职业中专处在县城荷花滩畔,优良的办学条件,是许多职校生人生扬帆的起点,自1978年办学至今,近2万名学生在此毕业,其中75%以上的学生在全国各地打拼,还有许多同学以项目经理或部门主管理的身份,在异国他乡展示遂职人的风采,多少成功的遂职人扬帆职场!
在对扬帆精神的初步解读中,我们感受到信心、责任、协作、拼搏等扬帆精神与现代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是相适应的,符合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所导向需求。
三、对以 “扬帆精神”为核心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分析
扬帆精神,就要有广阔的胸怀,有博击风浪,追求成功的志气,结合学校的历史传承与校园文化的精神导向,对于“扬帆精神”进行了具体的内容建构:
1、充满自信的进取精神;
2、勇于担当的责任精神;
3、不惧困难的奋斗精神;
4、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5、吃苦耐劳的负重精神;
6、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7、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
遂昌职业中专对学生提出成长目标是“文技并重,品学兼优”,将“文技并重,品学兼优”与扬帆精神整合,可以进行这样的解读,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是职校生个人成长之船的两个风帆,学习力是航行的动力,品行是航行的方向舵。这既与职校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相符,同时也将专业技能、学习力、文化知识这三项职校生今后人生发展的重要支撑融入到扬帆精神中。另一方面,把“扬帆精神”与学生在校时间进行整合,把扬帆分为三个阶段:启帆、扬帆、竞帆,分别对应高一阶段、高二阶段、高三阶段,每个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目前,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大都是学业上的失败者,因此,在启帆阶段,侧重进取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打好基础。在经过启帆阶段之后,引导学生特别注重责任精神、团队精神、朴实精神的培养,这学生走出就业岗位培养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竞帆阶段,则是个人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比拼,进取、责任、奋斗、拼博、团队、开放每一项都关乎个人或团队的成长。
因此,上述7个具体化精神内涵对于职校生的成长来说,具有很强的正向指导意义,经过这种精神熏陶的人,无论是在企业谋职、还是自主创业,都会显得与众不同,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可以这样说,拥有这些内在精神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同样,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过程,这些精神也是教师、学校所必须拥有的精神实质。
四、对构建以“扬帆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具体实践思考
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着重围绕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具体内容进行建构。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的文化状态,主要包括校园布局、各种建筑物、雕塑壁画、花草树木等。在我校的校园广场已有《扬起世纪风帆》的大型雕塑、“文技并重品学兼优”的文化刻石,我们规划将校园广场命名为“扬帆广场”,围绕中心雕塑,设置几块文化石,分别刻录启帆、扬帆、竞帆等关键词及扬帆精神相关的名言警句等。同时,用“扬帆精神”相关的宣传文字、图片对教学楼、实训工场等地进行新的布置,在扬帆标志的背景下,将杰出学生的简介与手模印在校园主干道旁,为凡人立碑,激励师生进取,营造出环境育人的氛围。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存在于全校的每一位师生之中。构建积极的扬帆精神是现实需要,创建与扬帆文化相适应的教育活动平台,用从几年、十几年的时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形成真正融入每位师生血液里的校园精神文化“扬帆精神”。
首先,利用标签效应对师生的自我识别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摒弃传统的校徽,用扬帆雕塑作背景设计师生的胸牌,并将扬帆精神的核心词语印在胸牌上,利用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引导师生激昂上进,开拓创新。
其次。在教师层面:以师德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建设为目标,以教师的优质教研团体建设为平台,以教师个人的“我的课堂我作主”的课堂责任落实为契机,将课堂的脏、乱、差、懒等不良行为的整治,真正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与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各学科将“扬帆精神”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利用学科教学的特点开展“扬帆精神”主题活动,将《水手》、《真心英雄》等下扬帆精神切合的歌曲,建立遂昌职业中专师生必唱曲目库。利用口语课、语文课开展专题演讲活动,搜集与扬帆精神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电子、机械专业课利用小仿制、小发明的时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学生管理层面。首先,通过全校性的总结讲评会,把提炼出来的“扬帆精神”向全校师生进行解读与介绍,通过师生不同角度的演说,使全校师生认识、认可“扬帆精神”,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实践“扬帆精神”。其次,各班将自己班级文化与扬帆精神进行整合,抛弃一些假、大、空的班级口号,用朴实的语言树立班级的核心价值观,对教室、实训室进行布置。在学生手册中,将扬帆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向学生介绍,并优选出的“扬帆精神”的名言、警句、成语,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支帆济沧海”、“就读职中,扬帆未来;扬帆天下,职中起步;扬帆宏志、致知报国;自信拼博,扬帆职海”等语句,以一种朗朗上口的形式出现在学生平时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再次,学生处将“扬帆精神”与德育活动新规划整合,把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许多项目改造成扬帆精神主题活动,将个人与团体、过关与竞争等不同的性质的活动组合在一起,使得扬帆精神的内涵嵌入到活动中,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制度文化是指领导者期待学校具有的文化,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观及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即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采取的领导体制、专业设置、教学制度和课外安排、社团活动等,旨在实施教育思想、办学思想的程序及组织。同时,校园制度文化具有强制性与自觉性的特征,因此,构建现代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是提升学校精神的基础。
结合遂昌职业中专的学校特点,建立起以道德品行、专业技能发展为中心的考核、奖惩和评价制度。在学生中形成品行、技能A、B、C三级证书制,将品行证书、技能证书与毕业证书一起作为学生自我追求、学业成功与学校推荐的标尺,激励学生积极进取。革新教职工考核制度、职评制度,形成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基础考核制度,进而形成一种公平公开、递进梯级的奖惩制度,做到真正奖励先进,奖励积极,树立起人人力争上游的扬帆精神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