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成长
上完了课,感觉好轻松。幸喜,不负众望,所上之课反应较好。当然,这之间,也曾几经磨课……我想,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下面谈谈我的磨课心得:
《五花山》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选读)写景文章。写了五花山春、夏、秋三季不同的颜色变化.文章语言优美,适宜学生朗读积累.其中描写秋天的这个段落是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连句成段,采用“联想”这一手法把色彩写得灵动多姿,可对学生进行“联想”的训练。这篇文章可让学生在品读优美语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感受五花山那五彩斑斓的美,那大自然独有的奇妙的美,从而让学生心中升起对美的喜爱、热爱、向往的思想感情.写景文章重在品味语言美,体验自然美。
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上课的实际情况,我对本堂课进行了课后的诊断与反思,觉得自己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抓住一个点,牵成一条线,逐步深入。
都说课堂上只要抓住一个点老老实实地进行训练既可,那《五花山》这篇课文我到底抓哪一个点呢?思来想去,我决定从文本的语言入手,本课描写秋天的五花山时,联想的句子比较多,那我就抓“联想”这个点。
目标:1、知道什么是“联想”,能找出运用“联想”这一手法的句子理解体会。
2、能掌握读好“联想”的句子的方法,并尝试着运用联想的方法写一句话。
过程如下:
出示句子: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象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1、 自己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前半句已经写出了树林的颜色,可是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后面这半话呢?
2、 交流好在哪里。3、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体会,朗读。
4、学完课文后,师:《五花山》这篇课文不仅景色美,作者写得也很美,这和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联想这一手法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也会写一写联想的句子,我们也可以把文章写得很精彩。课文中正好冬天这一景色没有写,来,试试看,你能用上联想的方法写一写吗?
二、从词语切入,再以词语结束,在词语中走一个来回。
我经过再三思考,还是决定要以“五颜六色”这个词语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最后再以这个词语结束阅读转到写话环节。具体过程如下:
1、五花山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呢?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一个能概括五花山的特点的词语。学生很轻易地找出“五颜六色”这个词来。
2、“五颜六色”的五花山到底都有哪些颜色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圈出写五花山颜色的词来
3、 理解“五花山”的花的意思。
师:看到这么多的颜色,你能理解“五花山”的“花”的意思了吗?
4、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美丽的五花山中,去欣赏它一年的美丽景色。(接下来是学重点段:秋天的景色。)
5、 学完秋天的景色后,让学生配乐齐读。
师引读:秋天的山有如此美丽而多样的颜色,难怪作者这么写道:“秋天的山一片金黄——”学生接下来读最后一段。
6、 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让学生体会五花山还有很多的颜色,图片欣赏五花山的美景。
7、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此处,难道我们仅仅只能用““五颜六色”来形容五花山的美丽吗?你还都想到了哪些词语呢?
8、 师:“五彩缤纷”很美,“五彩斑斓”更美,这一节课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景色记在心里,更把这些美丽的词语记在心里。
在经历了磨课的艰难与上课的紧张之后,我希望:从现在开始,我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抓好自己的起点,定好自己的目标,在教学的路上勇敢地学习和尝试!
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但我想我们仍需要不断追求,在磨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努力把遗憾降到最低!最后,如果说今天这堂课还有那么一两处优点的话,是给过我帮助的老师们的功劳!再次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在活动中提高,在磨课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