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不仅仅是一个单词
――――“2009西湖之秋 智慧课堂”学习感悟
真的很荣幸,“很荣幸”我能参加“松·遂小学语文领雁培训班”,成为其中的一员;“很荣幸”能与培训班学员一起赴杭参加“2009智慧课堂·西湖之秋·浙江省小学语文高端班学员教学展示峰会”,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如此高水准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很荣幸”能够坐在这里,与一大批教龄比我长、教学经验比我丰富、人生阅历也比我丰富的老师们共同来分享我的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
下面,我就围绕着本次峰会中的“峰”字,来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感悟。
一“峰”:执教者经历显高峰
“教学展示峰会”,“峰”在哪儿呢?在于与会的14位执教教师简历显高“峰”。当我拿到活动资料,徐徐浏览,只见“校长”,“副校长”,“省秀”,“名师”,“一等奖”,“带头人”等等镶着金边,代表荣誉,显示身份的字眼频频跃入眼帘。在我忙着感叹这些教师年纪轻轻便获得如此多的荣誉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他们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读书,学习的样子,是啊,只有付出了高于别人的多倍努力,才能收获如此的佳绩!低头沉思,恍然发现自己与这些大师们之间的距离,用一句诗可以概括,那就是“危楼高百尺,星辰遥可见”(后半句为自己改造)。这在无意之中也透露给我一个信息,能如此近距离地向大师们学习的机会是难得的,自己一定要听好课,做好笔记,好好消化和吸收!
二“峰”:执教者课堂展示攀高峰
本次峰会所选内容,就版本来说,既有苏教版的也有人教版的;按年级来分,二、三、四、五、六年级的课文都有;再就文章的体裁来说,有说明文、散文、神话、记叙文、小说、古文等;看课型,有识字课、作文课、导读课等形式多样的课型。内容如此丰富,课型如此多样,执教者上得如此多娇,听课者百听不厌!
“多娇”是以“多才多艺”为基石的。汪潮教授在点评时说:“多才多艺是一种智慧。”我第一次听见这样描述“智慧”的,觉得颇为新鲜,又有些困惑。但听他娓娓道来,再看了听课笔记,才有所领悟。
能在语文课上听到高声演唱吗?有可能!来自象山县西周镇校校长孙忠心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想必让每一位与会老师都耳目一新且牢记脑海吧?那不着痕迹却是循循善诱的导入,那先声夺人大气磅礴的演唱,深深地扣动了我们每一位听课者的心弦,轻而易举地将我们带入红军长征的场景,从而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但这是人人皆能习得的教学方法吗?不能!问问自己也有这么一副好歌喉吗?没有。这就是一种“才”,这一种“才”,便是一种大智慧!
田凌艳老师可爱在“大气”——很大气地拿自己开涮。课前谈话,给同学们30秒的时间观察田老师外形上的特点,同学们有的说:有点胖。田老师评价:一针见血!有的说:像孕妇。田老师评价:会用比喻呀!有的说:比我妈妈胖。田老师评价:用上对比了!还有的说:我觉得田老师比我妈妈要胖,估计有130斤。田老师评价:同学们说的越来越具体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田老师小结:“许多人,许多事物,许多文章,都有它的特别之处。许多特别之处只要同学们张大眼睛,就可以发现,但也有些特别之处,需要我们留心观察、体会,才可以发现,就好像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
田老师的这次课前交流,可以说是我听课经历中印象最深的。女同胞对自己的外形都是很在意的,私底下说都很忌讳,不要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了,而且是有700多人参加的教学展示峰会上,她竟然敢于拿自己开涮,而且“涮”得相当有高度,一“涮”三鸟:一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鸟——调动课堂气氛;三鸟——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如此高度,让我们看到田老师的大气,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的是在她“大气”背后隐藏的“大智慧”!
且看徐秀春老师是如何执教学生们已经学过的一篇课文――《怀念母亲》的。师问:1、你已经读懂了什么?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因为是已经学过的课文,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第二个问题,学生们显得索然:已经学过的,还有什么不懂的呢?此时,徐老师充分发挥课堂上教师的话语权,他抛出一个问题:“第一则日记中关于情景的描写可以不写吗?”引导学生去思考什么是情景描写,以及课文中这样写的好处。他还说:“我很肯定这个问题我们的蓝老师(所借班级的语文老师)一定没有提到过!”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期待,渐渐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触景生情”这一表达手法,让学生反复品读,并尝试在后一篇日记中试写。
徐老师的第一句话,是意识到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话语权,这很重要。但这还只是小智慧,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都要具备的。而徐老师讲的第二句话就不简单了!如此自信,如此大气,基于他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而当他把自己独到的解读通过教学展示出来时,我们便一眼就望见了他的“大智慧”!
14堂课,堂堂有经典,堂堂有亮点,堂堂皆有大智慧的灵光闪现。14堂课,展示了每位执教者的智慧风采,展示了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创新,展示了“智慧课堂”的大智大慧!
三“峰”:专家学员点评展高峰
都说上课可以看出一名教师的执教能力,那么评课就更能体现出他全方位的智慧了。
黄吉鸿老师对朱柏烽老师的点评就是一句诗:一花一世界,一字一天堂。识字要寻根,精彩朱柏烽。这样的评语已经超越了我们平时对“评语”二字的常规理解范围,这其中包含了对语言文字美的追求,让听者感觉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对孙忠心老师的点评简约而精致:动听,动情,动心。仅仅六个字便已如数反映了孙老师的课的特色,而“智慧课堂”就是以特点和特色来取胜的!
诸如此类的精短点评中其实也不约而同地显示了点评者的独到智慧。
当然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汪潮教授那略带幽默的点评,缓缓道来,不乏幽默的语素,对“干得好”的老师不吝表扬与肯定,同时又是一针见血,直指小学语文教学的缺欠,充分彰显其大智大慧,给每一位与会老师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以上所谈的三座高峰,真真切切展示在我眼前,深深刻刻烙印在我心底,自问:这何尝不是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在教学生涯当中索要攀登的呢?
此次峰会让我感到,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它所包含的范围其实是很广很广的。智慧课堂的前提是以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为基础的,学生的素养取决于教师的整体素养。我一定要多读书、多记录、多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次学习经历是在难忘,所获感悟不能一一概述,非常希望今后能多多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这对于我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执教水平都有很大的好处。最后,借用一段评语来结束我的这篇感悟:你们的课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你们的大智慧永远保存在我的心底里。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