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秋”教学峰会听课感受
在本次的杭州之行中,聆听了在浙江省教育学院举行的“智慧课堂·2009西湖之秋”浙江省小学语文名师教学展示课,以及由著名特级教 师张化万 先生和省教育学院 汪潮 教授作的现场点评,真可谓给了我一场巨大的精神洗礼。
在二天半的学习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峰会的第二天和最后半天 汪潮 教授的总结。
在峰会的第二天,六堂课精彩纷呈,再加上著名特级柯孔标和沈大 安两位 老师点评,无疑是给与会教师送来了一份精神大餐!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前提。几位上课教师的共同特点是自身素质过硬,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端正漂亮的粉笔板书……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七律·长征》的执教者孙忠心老师在课堂上把诗唱给孩子们听。《伯牙绝弦》的执教者徐俊老师是北师大在读博士生,课堂上,教师亲笔书写的正楷毛笔书法版课文挂在黑板上,课堂马上就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古典文化氛围……教师自身优良的文化素养,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今天执教的几位教师更像是一位播音员,朗读课文时那浑厚充满磁性的声音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2.智慧课堂是大气灵动的。这两天,我听到了各种类型的课:导读课、习作课、低中高阅读课、古诗文课……可以说,这些名师是尽可能在多方面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实践的优秀范例。课堂设计立足与整体,大气灵动。枯燥的学习方法都渗透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导语、对话中,从许多无痕的细节背后却可以读到执教教师的一种教育理念。作为听课教师,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课堂教学表面现象,更要关注这些现象背后支撑的新课程理念,学会举一反三,把名师们的先进教学方法迁移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扎扎实实地为我们的学生服务!
3.专家的引领是准确到位的。今天,为我们点评的是两位资深特级教师。面对省秀们的课,专家并不是一味说好话!而是实事求是从多角度辩证分析优缺点。专家的引领带给我们一线教师更多的启发!就像沈大安老师所说:“前几天都太关注人文性,崔兰等老师都提出了要关注语文的本质特点,体现三维性,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要紧密结合。”我们的实践如果是在理论指引下去做,就会少走许多弯路!看来,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运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10月18日 ,是峰会的最后一天,准确说只有上午半天了。虽然上午只有两节课,评课的是高端班学员。他们有的以诗歌词曲做总结,有的以深刻独到的见解给人思考,连德高望重的汪潮教授在给人启迪的同时,也以其幽默风趣逗得场内听课教师不断地开怀大笑。
汪 教授说:“语文课堂像剧院,不是来看好看的,是来看课堂的,要好看去杭州剧院看;讲台像舞台,教师要体现自己的艺术风采,不是演出,要演出去别的地方;教师像演员,但教师就是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习语文,不是来看你演出的。”看似绕口令的轻松调侃,实质道出了专家对语文课堂本质的揭示。轻松笑声的背后更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静思思考、反复咀嚼这些话。
关于智慧课堂, 汪 教授总结了三点:“首先智慧课堂的基础是教师良好素养为前提的。教师的读书要加强!” “第二,智慧课堂的构建是网状的,是整体设计取胜的;第三,智慧课堂要体现语文味。趣味性是手段,目的是语文。”这每一个观点, 汪 教授都用生动的比喻阐述,我深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