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继续教育>详细内容

继续教育

欣赏西湖之秋 感受智慧课堂

作者:项秋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9-10-27 字体:

欣赏西湖之秋 感受智慧课堂  

­ ——“智慧课堂·2009西湖之秋名师教学峰会”感悟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美丽的钱塘,秋高气爽,充满着成熟与智慧,洋溢着收获与希望。10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教育学院举行的“智慧课堂·2009西湖之秋”浙江省小学语文名师教学峰会。两天半的时间,怀着期待,怀着仰慕,我们目睹了14位名师的教学风采,14位名师演绎了14节智慧课堂,诠释着他们对教材、教学独特的见解和理念,那些充满智慧、灵动的课堂让我久久回味,我感到他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而且更多的是人生的智慧;聆听了4位专家的点评,他们的睿智、幽默、对教材独具匠心的理解、高屋建瓴的点评,让我获益菲浅。  

名师田凌艳:她是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她所执教的课文是《鱼游到了纸上》,下面是她精彩的课前预热:  

板书“田凌艳”  

“孩子们,我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没有!”  

“我的名字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和我这个人结合起来呢?给你30秒时间,你们找找我的特别之处。”  

几个学生很勇敢,举起了手“田老师,我觉得你很胖。”  

“胖,是你们对我的印象,觉得是我的特点,那么,你们怎么用语言让人感受到田老师很胖呢,说我胖,就要有说服力。”  

A:“田老师长的比较胖,比我妈妈还要胖。”  

“好的,你用了对比。”  

B:“田老师我估计有139斤。”  

这时候,田老师是这样说的:“孩子,请你表达完整好吗?田老师长的比较胖,我估计……  

B:“田老师长的比较胖,据我估计有139斤左右。”  

孩子们还有好几种回答。待孩子们讲完,田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小结:“孩子们,你们用不同的说法将老师的特点说得很具体,很形象,其实文章也是一样,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听田老师的课,仿佛置身于和煦的春风中,让人神清气爽。在不知不觉中她的课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犹如课文中讲到的“鱼之所以游到了纸上,那是因为鱼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田老师的课正悄悄地走进了我的心里。  

名师黄吉鸿:在课堂中黄老师的语言精练、独到,与众不同,就说他的课前预热吧:我们这个班级就像一个王国,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位置,坐在中间的孩子就是“中流砥柱”;四个角落的孩子就是“定海神针——擎天柱”;坐在两边的孩子“藏龙卧虎”;坐在前面的孩子“小个子大智慧”;坐在后边的孩子“高度决定深度”相信你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踏上这个舞台原来威名赫赫,相信今天一定会再接再厉,还有一部分藏而不露,老师想告诉你们该出手时就出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看书的美妙。  

什么是智慧?大气是一种智慧。孙忠心老师的《七律·长征》,大气灵动,开放而有活力,巧妙地将诗与歌紧密结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激情燃烧的长征岁月;简约是一种智慧。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朴实真实体现语文本味的课堂,才蕴含真正的智慧。蒋军晶老师的导读设计《戴脚环的大雁》,体现大语文,整体构思,主题把握,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激发了学生与对文本的热爱与进一步的探究;多才多艺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师是诗人、是歌者、是琴师、是画家……唯有具备这些,方能奏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如歌的行板”。孙忠心老师一曲《七律长征》唱得荡气回肠,徐俊老师的一手漂亮的颜体书法夺人眼球,更有郭昶老师的对《我爱故乡的杨梅》的起、承、转、合,让听课老师感受到做课教师非凡的语文功底与综合素质。  

用情感唤醒情感;用智慧点燃智慧;用文化熏陶文化。正是大师们对教学资源的独特处理,对文本的非凡解读,对教法学法的别样选择,肥沃了小学语文课堂这片热土,智慧的花朵才会开得如火如荼。或许这些,并不是想学就能学得来的,但我知道:平时要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反思,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提升。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