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领雁”大餐
——省“领雁工程”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班理论培训体会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如此之快,培训时间已过了大半,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一个月的理论学习中,通过与专家、学者乃至省市信息技术方面的权威人士面对面地交流,倾听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重要课程的教育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教学的思想方法后,深知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与技能是如此的肤浅。这次理论培训,讲座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有教师的责任与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做研究型教师、教研文化的建设、校本教研科研、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方法、信息技术学习、后进生转化与促进等等。专家们广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高尚的师德修养使我无比敬仰,使我有了全新的体验,也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礼,视野开阔了。
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话说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基本责任是教书育人。但对于日趋发展中的社会,好像教师的职业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正如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张剑平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教改理念下的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播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之外,他还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特别是农村的教师,不但要担任这么多的责任,而且还要给留守孩当个爸妈的角色。因此我们要追求于丹的“幸福比成功更重要”,请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何时何地,不管何种情况,守住自己宁静的心灵,把平凡工作看成宏大的事业,把简单的教室看成是宏大的世界,全身心的爱教育事业,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宁波大学教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世清在教学设计中,给我们提到了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步:学情分析,内容分析,目标定位,情景选择,过程环节,问题设计,关注细节。邵光华教授把我们带入教学研究的殿堂,“思考是智慧的泉源”,“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教学问题无处不在,……感觉不好必须思考,感觉好也要思考”一句句充满智慧的话语、经典的案例扣响我的内心,深受启发。
虽然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但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专家教授们每每讲到一个案例,不是急于给出结论,而是让我们先交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最后,专家才提出独到的见解,供我们比较、分析和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以及与一名优秀教师的差距所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