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点点 一点点改变
怀有满满的期待,我如期参加了浙江省“百人千乡”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一个月时间匆匆而过,回首遥望除了忙碌与艰辛更多了几分理想、信念与信心。二十几天不间断地听取了近二十位专家老师的精彩讲座,形式各异,各有所得。早该给自己充电的我真是一饱耳福,当然随着札记的记录,思考与交流中击撞着无数的脑细胞。
第一天,高歌老师独特的语音教学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精彩的外国童话世界。标准的英音示范,欢快的动画演示,耐心的个人指导,无私的资料拷贝,还有助教老师的耐心聆听、纠音,使我们感动,受益匪浅。在那后饭后茶余“新概念”成了我们的流行“音乐”,起伏跌宕的语音语调让我们磨着几乎发麻的嘴皮子、微微疼痛的腮帮,但说起它我们还是很欣喜,因为遇到了好老师。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在这里自己是个学生,以后也将是个学生。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相信只要你的职业是老师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第二天,杭州上城区教育学院周蕙教师,给我们上了一课。标题庞大,但上课形式却是相当实用,安排也非常紧凑。热身(找朋友)、独立作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要点提炼)、汇报(观点)、反馈(总结精炼),一系列的活动都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周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课堂上,看上去老师好像是最悠闲的,但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是最多的,面是最广的,所以我说,周蕙老师在为我们现身说法,为我们树立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的典范。
课堂怎么设计?教学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对策?怎么设计课堂教学板书?校园文化的建设该如何?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是什么?怎样设计英语课堂活动?英语教师的必修课 (怎么提升自身素质)?什么是在全境中成长?一系列切合自身的问题,胡跃波,吕枫,乐伟国,赵涯,赵卫群,莫海燕,吴幼春,杜洁等一线教师给我们做了透彻的分析与交流。深入一线的问题,建议,经验的传达教我善辩课堂的优劣。记录中默默地感慨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该怎么做?如今总结这是我今后该深思的,该努力的。
褚献华博士,夏国建教授,刘懿博士分别给我们讲学了两次。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关键,褚博士向我们阐述了教学活动“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真谛(宁缺毋滥)。我们是孩子的英语的第一输入者,好好追求质量,这是我们的责任。夏教授也从课堂用语的规范化讲到了这点,还给我们列举了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同时向我们展示了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简单用语,可谓受益匪浅。文化的渗透是当前教学目标的体现之一,夏教授针对自己留学的切身体会,生动幽默的给我们介绍了外国习俗,外国风情,外国文化,给我们以后的教学铺垫了很好的素材。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服务教学,在刘博士的课堂里,在她的教学背后理论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理论的体现可以借助论文这一载体去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老师总要写论文的原因吧。借助博士的话,这里我要提出的是: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在后来的论文点评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以前的幼稚与短浅。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教学,更高的提升自己,挤挤时间,看看书籍,做做文章吧! 是啊,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多听英语录音,多看英语杂志、报刊、影视,多读英语故事,多写英语日记。这是我们该做的且必须做的,为孩子,更为了自己……
最后,非常感谢浙江省教育厅,感谢浙教院,感谢县教育局,感谢老师们,因为有你们我长大了许多……